陶瓷廠到藝術館華麗變身 陳昭賢替媽媽圓夢
【TB新聞網】山城巷弄裡的桃花源名冠藝術館,明年一月將展出留法藝術家池上鳳珠創作, 紅磚木造的古典洋樓將綻放靈動與神秘。
這座藝術桃花源源起於一個「媽媽的寂寞夢想」,當種子灑下萌芽,歷經母子熱情與專業合力的耕耘茁壯,重新賦予了老陶瓷工廠嶄新的燦爛生命。
名冠陶瓷工廠原本設計開發各式造型玩偶、歐美季節性擺掛飾品等,在產業轉型外移後,1991年暫時閒置,直到老闆娘張桂英的夢想種子開始萌芽後,發生了不可思議的美學變化。像媽媽一樣默默照顧扶持無數藝術家的她,初始只是因為欣賞藝術品和畫作,往往因為心疼藝術家的處境,不但自掏腰包收藏作品,甚至常常主動下廚招呼潦倒藝術家,因此成了各地創作者的「家」。
1994年初,陶瓷工廠變身為呈現中西融和、古樸典雅又具現代感的民間藝術館,改建脫胎完成後,其實還只是一具夢想的雛形空殼,真正賦予靈魂的是張桂英的大兒子陳昭賢。
回憶二十八年前,媽媽隔海打電話給還在美國修習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的他:「媽媽告訴我,她很寂寞,想經營一間藝品店,我當然支持她。」然而當陳昭賢返台站在這間花了兩千多萬改建的偌大「藝品店」前,張大的嘴巴差點闔不起來。媽媽的夢想與對藝術的熱情與堅持讓他吃驚,也讓他下定決心回來幫她,陳昭賢因此在國外多念了一個藝術經營管理的碩士學位,儲備了足夠的專業學養後,返台加入名冠的經營行列。
談話之間,陳昭賢不疾不徐的道出當年的故:「不要小看一個母親的寂寞與發動,我那時心裡想,如果不回來幫她,這會不會將來從遺產變成負債。」然而兼具企管及美術館經營專業素養的陳昭賢,畢竟沒有讓媽媽的熱情空燃,他不僅為這夢想加油添薪,更是導入綿密的藝術管理脈絡,以及國際規格的美學格局,將母親的夢,具體而周詳的化為一場又一場專業的藝術饗宴,歷經二十八年在地連結及國際規格的涵養,從曾經誤以為的「媽媽藝品店」奠基成為知名的「民間藝術館」。
陳昭賢帶著名冠藝術館積極參與科學園區各公司人文社團的培育及藝文空間的規劃。確切的說,名冠藝術館更近於公立美術館的規模與格局:展場、講座、館藏、藝品圖書、餐飲,不僅引薦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也引薦國際級大師,視野重新鐫刻了藝術的高度,重寫了推展的廣度與深度。
從陶瓷廠到藝術館,前世今生都是美的靈魂,美的執著,現代山城裡的桃花源 。
- 綜合新聞-06-30- 新北市程式教育體驗中心「玩三語」為學生預備
- 地方新聞-06-30- 新北幼兒園創意畢典 師生創作畢業海報 線上影片
- 課程活動-06-30- 運動防疫一起來!新北2022夏令運動挑戰賽開跑
- 兩岸藝文-06-29- 獅子心‧原民情 高師大校園木雕公共藝術揭幕
- 社會新聞-06-29- 市長獎學生揚名國際 新北共4,413學生獲市長獎合
- 綜合新聞-06-29- 美味空間、手作點心 新北長安國小食育教室 讓孩
- 名人演講-06-29-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肝臟健康‧快樂生活
- 美食天地-06-29- 澎派水產疫後迎暑期推出內用送生魚片、外帶折
- 企業報導-06-29- 元家經營食良心事業 海鮮食安專家 有鮮 生活更
- 企業報導-06-29- 中興電配息史上最高 2.8元7月25日除息 現金殖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