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之4》「寡婦樓」被夷平的文化感慨
(全民專欄/陳天授)位在新竹市東區的赤士崎新村,俗稱「寡婦樓」的建物,日前慘遭大型機具的連夜夷平,讓許多文化界人士為之扼腕和痛心,這又是重演一樁台灣歷史文物遭受破壞殆盡的悲劇。
「寡婦樓」為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的遺址。之所以被稱為「寡婦樓」,是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許多的女眷和軍眷陸續被安置於此,這些眷屬的先生,有的不幸戰死或失聯,因此這地方遂有「寡婦樓」之稱。而這地方後來也逐漸形成具有眷村文化特色的聚落,和共同的集體記憶。
「寡婦樓」在二次大戰期間,既原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遺址的歷史背景,讓我想起同是二戰遺址的哈爾濱731部隊遺址。2013年我有機會應「中國檔案學會」之邀,參加海峽兩岸檔案暨縮微學術的研討會,並順道參觀了位在哈爾濱市平房區的731部隊遺址。這地點是發生於二次大戰末期,日軍為實驗化學作戰的遺址,現已經被中國大陸刻意保存的建物。這遺址的陳列館,還可以看到當年許多被拍攝下來的照片、證據實物,和見證人的控訴文字。
據報載「寡婦樓」遺址,新竹市政府係列入商業區,國防部則為進行眷村改建,計畫拆除作為興建住宅之用。然而,文化界則希望將其列為歷史建築。結果今天「寡婦樓」的下場,凸顯了歷史文化的保存最後還是不敵商業實際的利益。相較於中國大陸的保存哈爾濱731部隊遺址,在爭取有利對日抗戰的話語權上,政府顯然喪失了一項優勢。
令人更不解的是,台灣在歷經1960年代的「加工出口區」,和1980年代的「科學工業園區」之後,現在是要積極推動「文創產業園區」之時,如果我們對於歷史建築的保存都持這種可有可無的消極態度,那我們又將如何來發展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和經濟呢?
▲《文創漫談之4》「寡婦樓」被夷平的文化感慨
- 地方新聞-12-05- 澎湖縣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登場
- 政治經濟-12-05- 新北小綠人轉大人 穩重 「不跑了!」
- 企業報導-12-05- 進軍海外再一城 一芳插旗泰國曼谷!
- 企業報導-12-05- 耐用富林 玉山銀 家樂福聯手爭佳績
- 兩岸藝文-12-05- 2019根與芽動物嘉年華7日台博館登場
- 頭版新聞-12-05- 12月7日到期 內政部:仍有246個政黨未完成法人登
- 產業新聞-12-05- 鱸魚、吳郭魚低溫保單15日截止 嘉義縣府籲請漁
- 兩岸新聞-12-05- 第五屆海絲旅遊節盛宴 福州亮麗登場
- 綜合新聞-12-05- Cool English英語線上學習平台—11月新增高中職專區
- 綜合新聞-12-03- 跨域閱讀正夯:知識型名人林辰(Buchi)談閱讀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