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文創漫談之6》「古蹟仙」林衡道的在地文創底蘊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15-06-06 人氣:

《文創漫談之6》「古蹟仙」林衡道的在地文創底蘊

(全民專欄/陳天授)五月初的這一禮拜,文化界充滿了古蹟味。文化部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特為「台灣古蹟仙」林衡道教授的百歲冥誕,舉行座談會,和紀念展。民間的中華文化資產維護學會、中華文物保護協會、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促進會,亦結合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中山堂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共同主辦古蹟導覽活動。

檢視台灣移民開墾史的自清代以來,有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陳家的五大家族,林衡道為板橋林本源家族的後代。他在大學時期主修的是經濟領域的課程,卻一輩子專研台灣的民俗藝術文化,蔚然有成。

「台灣古蹟仙」林衡道走遍全台的古城牆、古寺廟、古宅第、甚至古墓,他不但實地進行田野調查,而且蒐尋古蹟文獻,大量著書推廣,大家尊稱他是「本土古蹟仙」、「台灣史蹟百科」的美名。

我的初識林衡道之名,始於1970年代的初期,當我在系圖書館裡發現《台灣歷史百講》和《台灣的歷史與民俗》二書,是我接觸有關台灣歷史專書的開始,雖然這兩本書的包裝、字體和印刷,以現在的標準而論,都不屬上品,但是在歷史通俗的內容方面,對一個剛負笈北上的青年學子而言,卻帶有極大吸引力,和不少的啟發作用,迄今我仍保存二書。

「古蹟仙」林衡道有句名言:「看古蹟如看花,慢了看不到。」我近日來更能感受到「古蹟仙」這句話的哲理。我家的祖厝雖談不上有古蹟的價值,房屋材料除了部分梁柱是檜木材料之外,大都是屬於當年木石磚造的閩南式建築。

但是根據我的考證資料,我家現保留下來的祖厝,應是蓋於一九三一年新營地區大地震之後的第六年,也就是我祖父為了我父母親結婚的那一年所建。當時我的父母親同是十九歲年紀,而我的叔叔才剛兩歲。再過了兩年以後,我的祖父即離開人世,祖厝則由他們兄弟二人繼承。如今回溯祖厝的起造意義和艱辛,除了凸顯家族歷史記憶之外,實令人增添幾分的感傷。

【文創漫談之6】「古蹟仙」林衡道的在地文創底蘊

▲【文創漫談之6】「古蹟仙」林衡道的在地文創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