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國立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汪榮祖:要有環球史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汪榮祖 時間:2016-03-01 人氣:

國立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汪榮祖:要有環球史

(全民專欄/汪榮祖)現在的世界為什麼是這樣子?又有怎樣的發展脈絡與環境?我們如何培養觀察力與感受力?從中國儒釋道傳統與各家之說,希臘羅馬文化與北歐神話的發展直到基督教與西方思想擴延世界,東西方文化的發展之路,大大的影響了現代世界的樣貌與價值,無論科學、經濟、政治、社會,人類發展的任何一個面向都與內在於我們的文化有非常深厚的關係,而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後將自己的價值觀帶進了世界,基督教、英文、歐洲傳統乃至於資本主義,甚至台灣從清領時期、日據時代直到國民政府接收的過程與變革,一切的歷史都有背後的原因,一切的原因也有背後的脈絡,而一切的脈絡,正是所有問題與史觀的答案。

東西方文化傳統的瞭解,給了我們一雙眼睛,讓我們看清楚世界的樣子。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於1月9日邀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汪榮祖主講「環球史學‧開創未來」,汪教授以其多年從事研究、教學及服務的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民眾獲益良多。

汪榮祖教授表示,人類歷史總分為四大要素:人類的苦難、環境的變遷、疾病的進化、科技的演變;人類歷史上由自然和人為造成的劫難,汪榮祖提出,16世紀到17世紀初的全球變冷,是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汪榮祖說:「近代之前,東西方交流比較少,後來世界來往比較密切了,才有可能寫環球史。」環球史應該超越世界史,雖然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史,可是有其共同的地方,比如環境史。

環境對於人的影響,少不了中國這一塊,也少不了西洋這一塊,寫人類的苦難史,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題材。人類的環境史和苦難史是環球史的重要內容,中國人民苦難史一定能豐富世界人民苦難史的內容,同時也可以豐富整個環球史的內容。

汪榮祖說:「明朝的滅亡,很可能與天氣有關。」當時不光陜北大旱,江浙富庶地區因天寒,影響農作物收成,致人相食,人們於是都相信「吃闖王,喝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汪榮祖還認為,以前的世界史,只是西洋史,現在講環球史,講全球史觀,東西方各國史學傳統不一樣,側重不一樣,要超越西洋史的環球史,就得有環境史和人民苦難史這樣具有普適性的史學領域,來與之豐富。

汪榮祖接著說,研究中國近代思想史,還是要關懷「西方的衝擊」:「我認為,西方的挑戰是事實,並非只是理論的問題。如康有為、章太炎多少就是在反應西方的衝擊,只是反應的方式有別:康有為接受西方的物質文明,而章太炎則傾向包括西方文化在內的多元文化。康、章之前的郭嵩燾也是看到西方世界的情勢,進而反思中國,強調中國必須走出去,只是囿於時局與眾人的見識,因而受到很多挫折;這些都是西方衝擊下中國知識份子的反應。」

汪榮祖又指出:「晚清民初知識份子的思想固然各有不同,但影響最大的是激進派,如主張全盤西化的胡適,對現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影響最大,而反對他的人,大都默默無聞。但胡適的看法未必都正確,1959年我見過胡適,當時我有機會問他怎樣讀文言文,他竟答道:『文言文根本就不用唸!』。這話讓我很shocked!」

長期在中西學界與講堂研究授課,汪榮祖教授就多年觀察所得,提出省思與批評,說道:「在華文世界裡,不論兩岸三地,對於西方文史知識與理論的研究,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所以研究自己的學問也往往跟西方走,以致於缺乏『自主性』。我們的文史傳統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因西方文化的衝擊,產生了斷層!」汪教授感慨地說:「就目前來看,無論明清或者其他文史相關研究,大都是跟著西方漢學走;而西方漢學,又是跟著西方整個學術潮流走。」

人民苦難史,具有普世性,在中西方都不勝枚舉,而現在記錄很少,讀歷史的人,也該知道過去的人的苦難,他們如何面對恐懼,應對創傷,如何將我們歷代中國人民的苦難史寫入環球史。環球史是最近幾十年比較流行的事,從前的世界史主要是西洋史,真正要寫一部世界史很不容易,因為要把整個世界的歷史融合在裡頭。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汪榮祖小檔案

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學士、美國俄勒岡大學史學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諮詢總會委員、國立中正大學講座教授、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歷史學門召集人、國立中正大學台灣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院長、美國維琴尼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漢學中心訪問學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研究員、上海復旦大學訪問教授、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客座教授等職。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終身講座教授、國立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諮詢委員會召集人、財團法人純智文教基金會董事、紐約藍彼得出版社中國近代史叢書主編、《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顧問委員會委員、香港《九州學林》學報編輯委員、北京《中國文化》期刊學術顧問、美國維琴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等職。

曾榮獲1993年美國維琴尼亞州社會科學院傑出學者獎、1994年美國維琴尼亞州立大學最高研究獎、2001年獲全美研究圖書館聯合會期刊評選為年度最佳學術著作之一、2002年美國維琴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廈門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美國科學院美中交換學者等榮譽;汪教授著作等身曾著有中英文學術論文、專書、散文、書評、編譯等數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