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文創漫談之40》左營舊城的重現與重建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16-07-13 人氣:

《文創漫談之40》左營舊城的重現與重建

(全民專欄/陳天授)2016年7月8-9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的壓軸好戲「見城」,在高雄市左營舊城東門隆重登場,是國內以貫穿真實歷史事件,在真實場景演出大型環境劇場的創舉。

話說左營地區發展史,明鄭時期左衝鎮左營的屯墾是左營地區開發的初期。1683年(康熙22年)清治台灣,左營地區劃歸鳳山縣管轄。《鳳山縣志》〈規制志〉:「縣治在興隆庄,城未築。」「創制方始,百廢未興;兼以汪洋遙隔,磚石之屬無所取焉,工料又數倍於內地,苟非糜金數萬,難觀其成。」

根據《鳳山縣志》紀載,清初鳳山縣治興隆庄尚未築城,但於1702年諸羅劉卻、1720年朱一貴等治安事件發生後,地方政府在不違逆清廷禁止興築磚石城的政策下,基於防衛需要,乃於1722年(康熙61年)築造台灣第一座土城。隨著城內發展成興隆庄街,而在通往台南府郡治要道的埤仔頭街市也逐漸形成。

然而,當1786年林爽文起事的二度攻陷土城,縣治官署被迫移往埤仔頭街市(今鳳山市),並以竹建物築城,也連帶日後城外左營庄聚落的乘勢發展。1806年蔡牽起事,埤仔頭竹城被攻陷,加上1824年楊良斌的起事,加速埤仔頭的1825年(道光5年)的開始建造磚石城,並於隔年完工。當今左營舊城(又稱鳳山縣舊城)東門的城頭與城垛,即是當年所建造的一座中式磚石城池。

「見城如見史」。這次左營舊城真實場景的演出大型環境劇場,活現了鳳山縣自明清時期以來台灣的地方文史;牽引出左營舊城與劉卻、朱一貴、林爽文、蔡牽、楊良斌等重大治安事件的發生經緯,也關係著庶民生活與地方聚落發展的變遷,更是關心台灣文化主體性發展所該重視的歷史議題。

左營舊城的表演藝術,重現了鳳山縣的歷史;而未來文化部協助推動的重建左營舊城,更讓我憶起2011年參訪山東台兒莊古城重現與重建所受到的震撼。回台灣之後,我還特別書寫了該城的文化紀事,收錄在《文創產業與城市行銷》(蘭臺出版)一書裡。現在,我也亟盼望左營舊(古)城的重現與重建,除展現其歷史文化所能產出的無形價值之外,也能帶動當今台灣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

陳天授老師

▲陳天授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