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朱宗慶發揚音樂教育 不畏辛苦成打擊樂先驅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曾采瑄 時間:2017-03-23 人氣:

朱宗慶發揚音樂教育 不畏辛苦成打擊樂先驅

(台灣TB新聞網/曾采瑄)1982年,一位年輕人揹著背包,自維也納返國,他就是朱宗慶,當時台灣民眾對於打擊樂甚為陌生,但朱宗慶抱定決心,要在台灣敲打出擊樂風。如今,朱宗慶打擊樂團堂堂邁入30年,一手打造的打擊樂教學系統也邁向第25年,他一口氣出版兩本新書。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於2月11日邀請擊樂文教基金會藝術總監朱宗慶教授主講,講題「打擊音樂‧全民效法」,朱教授在劇場經營、藝術行政、藝術教育的豐富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民眾獲益良多。

回想剛從維也納回國,為推廣打擊樂,朱宗慶曾用兩部卡車進行全台「環島教學」,在各地舉辦五十幾場講座,並一口氣教了十一所學校,每個星期繞台灣一圈,足足繞了七年之久。1986年,朱宗慶打擊樂團成立,為了打響名號,一群人刻意在忠孝東路的火鍋店,不斷輪流出門用公共電話打到店內,「朱宗慶打擊樂團,櫃台電話!」

回首來時路,朱宗慶說過程非常辛苦,他還記得創團10週年時,甚至有一度想放棄的念頭,但看到團員們的熱情,他決定挺下去,現在終於能品嚐甜美的果實。朱宗慶說:「假使朱宗慶打擊樂30週年算是一種成就的話,這完全是社會給我們的機會。我30歲的時候,很年輕,當時憑著一股熱情就衝下去了,創辦了打擊樂團,30年來從不間斷,雖然一定是很辛苦,但是感覺非常甜美。」

凡是接觸過朱宗慶打擊樂團的人,都會被團員不可思議的熱情所感染,不管是第一代元老,或是剛入團的成員,都給人活力充沛的印象,「熱情」二字已成為朱團的正字標記。

台灣的藝文團體,本來就爹不疼、娘不愛,資源極短缺。朱宗慶表示,「一個樂團的成立,最棘手的便是『財務』問題。台灣的藝文團體要生存,絕不可能單靠『票房』,還是得靠企業贊助及政府補助。」

朱宗慶原本只打算著重於人才培育,但發現喜歡擊樂的人超乎想像的多,於是,決定成立擊樂教學系統,並投入大量資源培育師資,學生則從三歲到八十歲都有,讓一家老小都能接觸音樂、喜愛音樂。他認為,一萬個人可能只有一百位是音樂家,另外九千九百人可以在各行各業裡喜歡藝術,喜歡打擊樂,「這就是我認為最棒的事。」

要經營一個職業表演團體不容易,朱宗慶打擊樂團歡慶30週年的背後,代表許多人一步一腳印、克服萬難的耕耘,才有今日成果。在接下來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這支熱情、有紀律的音樂部隊仍將一秉初衷,擊出更美妙的聲響。

朱宗慶發揚音樂教育 不畏辛苦成打擊樂先驅

▲朱宗慶發揚音樂教育 不畏辛苦成打擊樂先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