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李登輝是國民黨分裂的罪魁,是台獨勢力的祖師爺!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盧明白 時間:2018-03-07 人氣:

李登輝是國民黨分裂的罪魁,是台獨勢力的祖師爺!

(台灣TB新聞網/盧明白)如今,台灣的台獨勢力之所以會如此囂張,與國民黨1945年接收台灣時,30多萬日本皇民放棄日本國籍,歸順為中華民國國民有密切關係。二戰結束時,日本國窮民貧,原移住台灣的相當一部分日本人自知遣返日本難以謀生,要求留在台灣,放棄日本國籍,這些日本皇民多為日據時代大、中、小學校教職人員、公私機構技術人員和商務人員,還有浪人、流氓。他們雖然放棄日本國籍,都留在了台灣,但是他們並沒有成為真正熱愛台灣的台灣人,他們的骨子裡仍然是日本遺民。如今,這些日裔台灣人的後代已經達到200~300萬人;而另一部分被遣返的日本人,他們在台灣置下的不動產無法帶走,都贈送給了他們在台期間為他們工作的台灣人,有的還把自己的幼小的孩子送給台灣人撫養。這些台灣人至今與返日的日本人有密切來往;此外,還有1.4萬日據時代為日本人效勞的台籍日本皇軍,這些台籍日本軍人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洗腦,大多都成為了日本鬼子的忠實走狗。他們及其子女在國民黨倆蔣時期,不敢妄動。到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後,便從各行業竄出,氣焰越來越囂張,公然叫囂「支那男女滾回支那」、「支那外來種滾蛋」。這些日裔台灣人的後裔有不少從政,並成為民意代表。他們歪曲歷史事實,誤導民眾視聽,極力鼓吹去中國化,鼓吹台獨。而且,他們鼓吹台獨也不是最終目的,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將台灣併入日本。李登輝就是台籍日本皇軍的典型代表。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李登輝不久前在投書日本雜誌《Voice》9月號的特輯裡指出,沒有台灣抗日的事實,他當時是為「祖國而戰的日本人」,他這裡所指的「祖國」當然是指日本。李登輝的日本名字叫岩里證男,他哥哥的日本名字叫岩里武則。在日本侵佔台灣時期,從李登輝的爺爺李財生起,就因順從而受到日本人的照顧。他的小店鋪,被殖民當局特許經營鴉片和“管制品”豬肉,這在當時是少有的特權。李家定期拿到「配給物資」再加價出售,因此很快成為當地的富豪。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整整當了16年的日本刑警,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志願當海軍,戰死在馬尼拉,現在被奉祀在靖國神社。留學日本的李登輝也自願應招在日本參軍、回台灣服役,官至「皇軍」少尉。日占時期,李登輝全家老少平日都說日語、叫日本名字、供奉日本神位,李家因此還得到「國語(日語)家庭」的「殊榮」。

完全靠吮吸日本軍國主義文化乳汁長大的李登輝,為日本人服務,承認自己是日本人,這也就罷了,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在台灣怎麼會平步青雲,從台北市長一路高升,到成為「十二人革新小組」總召集人,又成為台灣省主席,到1988年居然成為「中華民國總統」,而且還連任2屆達10年之久(1988年1月13日~2000年5月20日)?是國民黨內沒有人才嗎?

1994年李登輝和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交談時,在「成為蔣經國的接班人」一節中,承認蔣經國之所以選他當接班人,是因為他使用了「政治策略」。事情是這樣的:蔣經國之所以選擇李登輝,一是他的「政績」,1965年李入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台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獲全美最佳博士論文獎,引起蔣經國重視。1969年學成歸台,續任台大教授,兼「農復會」農業經濟組組長、顧問。1972年被蔣經國延攬入閣,任「政務委員」,成為國民黨新生代台籍政客骨幹人物。他參與制訂了《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農業發展條例》等,推動台灣農業向現代化轉型;二是他「生活起居簡樸」。但起「極大關鍵作用」的,還是李登輝的「反台獨」。蔣經國選擇搭檔夥伴的條件,有一個重要前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也就是可能被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的候選人,必須具有堅定的國家民族意識,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條件。1983年已任台灣省省長的李登輝向第7屆省議會提出施政報告,並接受省議員對省政的總質詢,經過連續若干次會期答覆質詢後,輪到黨外議員(當時民進黨尚未成立)的聯合質詢,有人突然提出「台灣獨立」問題,要求李登輝表示態度。面對這個問題,李登輝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地回答:「中國歷史沒有拋棄台灣,台灣怎能脫離中國大陸」,旗幟鮮明地表明瞭他正確而堅定的國家意識,李登輝在蔣經國面前無恥地使用了兩面派手法,蔣經國被騙了。在次日閱讀此項剪報後,蔣經國頻頻點頭,連說「很好、很好」。不到2個月後的國民黨12屆2中全會上,李登輝便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

李登輝早年曾經是共產黨員。於1946年9月經中共台灣支部組織部長張志忠介紹入的黨,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懾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鎮壓而脫黨。據李登輝在農復會時的一位同事說,他平時出言是必罵國民黨的,可為什麼又於1971年加入國民黨呢?李登輝告訴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就是反對國民黨,所以才要加入國民黨呀!」

在成為「副總統」後,離「總統」寶座還有一步之遙,而且因為黨權沒到手,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扳下台。為了騙取信任,李登輝更加謹小慎微,言辭更加感恩,在1985年的一次講話中說,「台灣光復40年來,民眾生活安定繁榮,自由民主。但生活在台灣的中國人,應飲水思源,勿忘8年抗戰全國同胞以無數生命財產的犧牲才換得的成果。」在1988年1月27日召開的中常會上,還沒有發言權的中央黨部副秘書長宋楚瑜的突然舉動,促成李登輝順利地被推薦當選為國民黨代主席。

1990年5月,李登輝當選第八任「總統」。當時位子還沒坐穩,他仍然不慍不急,在1991年雙十慶典上表示,「80年來,雖變亂紛呈,『國』步維艱,但是,幸有蔣公領導全民,贏得抗戰,湔雪了百年國恥。」為了得到黨內元老派的支持,李登輝對「行政院長」俞國華﹑中央黨部秘書長李煥﹑「參謀總長」郝柏村﹑「國安會秘書長」蔣緯國等一一登門拜訪。

李登輝當選 「總統」,是中國國民黨命運的轉捩點。在抓到「總統」和代理黨主席的大權後,李登輝就開始了鞏固權力與政治清算的鬥爭。他借由「中央黨部秘書長」宋楚瑜之手,對黨務系統進行徹底改革,1992年底,將1948年前在大陸選出的「資深民意代表」全部退職,全面清除親蔣勢力,推行「本土化」。實現「本土化」後,「中國國民黨」變成了「台灣國民黨」,這兩個前置名詞之變,實際上使國民黨高層中不少對實現國家統一的信念大為淡化的人浮出水面,這些人與民進黨之間的鬥爭實際上已不是為實現國家統一的鬥爭,而只是一種奪權之爭。而一些原來反對台獨的勢力甚至也開始重新審視「台獨」的理念和主張,並試圖予以轉化和接納。但是,當然還有統派力量,這股力量不滿於維持現狀派的所作所為,於是各派勢力很快分化組合,並逐漸走向分裂。

郝柏村是蔣經國的「鎮島大將軍」,於1981年12月調任「參謀總長」,1986年3月進入國民黨中常會,成為中常會中唯一的職業軍人,是李登輝的政治對手。但李登輝為了排擠掉「閣揆」李煥,居然於1990年5月2日任命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並兼任國民黨憲政改革策劃小組副召集人和「國家統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3年8月,郝柏村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副主席,任「總統府」資政。在郝柏村任內,海峽兩岸的關係進入轉變期,「金門協議」簽訂、海基會成立、達成「九二共識」,他還親自請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幫忙,最終將第一次「汪辜會談」的地點安排在了新加坡。

為把郝柏村排擠出權力中心,李登輝毒招頻出。首先,他授意民進黨出來譴責郝伯村任「行政院長」是「軍人干政」,第二步是不叫他參加軍事簡報會議,接著,擅自進行人事重大調整,直到3個星期後才由蔣彥士通知他。第三步,當時,民進黨勢力已經發展壯大,正大力製造要求總統直選的輿情,1992年5月李登輝不顧郝柏村的強烈反對,迎合民進黨的訴求,在國民大會第二次「修憲」時,通過「總統直選」的決定,郝伯村徹底認清了李登輝的真面目,他在1993年元月29日率「內閣」屈辱總辭。

本來,「修憲」必須以原有憲法的立憲精神為基礎來進行修訂,不能逾越,五權分立是「中華民國憲法」的立憲精神,而李登輝不可告人的「修憲」目的卻是為實現漸進台獨提供法理依據。

郝柏村的下台,使非主流派全面退出國民黨決策圈,從此,國民黨內失去了有效制約「國民黨台灣化」、「李登輝獨裁化」的力量,失去了避免國民黨在「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路上越滑越遠的刹車功能。

1993年2月23日,連戰任「行政院長」的提案在「立法院」通過,「連戰內閣」的成立,標誌著行政當局完成「本土化」。在1993年8月16日到22日的國民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李登輝將國民黨的屬性由「革命政黨」改為「具有革命精神的民主政黨」,對國民黨黨章進行了重大修改。

李登輝的一系列作為,激起了非主流派新國民黨連線的強烈不滿,卻又無可奈何,他們只能選擇脫離中國國民黨成立新黨。(發起人為趙少康、李勝峰、鬱慕明、王建煊、陳癸淼、李慶華、周荃等)。這是中國國民黨退居台灣後的第一次分裂。

以郝柏村、林洋港為首的國民黨高層與李登輝的鬥爭也一直持續到1996年的第九屆「總統」選舉。由於李登輝違背誠信再度參選,林、郝二人最終與李分道揚鑣,自行參選,導致國民黨又一次分裂。

在剪除了趙少康、李勝峰、鬱慕明等非主流派人物和競選對手郝柏村、林洋港的威脅後,李登輝最後對宋楚瑜開始下手。當初李登輝上台,多虧了宋楚瑜的臨門一腳,所以1984年,李登輝大力支持宋楚瑜當選首屆台灣省省長。眼見宋楚瑜聲望日高,而且還有覬覦「總統」之心,不到一年,李登輝又與民進黨聯手通過「凍結省級選舉」案,使宋楚瑜成為台灣省第1位也是最後1位民選省長,這等於將宋楚瑜駕空,一下子將他「削職為民」。宋楚瑜羞辱難當,堅決反對「廢省」,同李的關係迅速惡化。李登輝的這一舉措是為了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第一,壓抑宋楚瑜功高蓋主的聲望,第二,達到打破「台灣是中國一個省」的法律地位。宋楚瑜因決定以獨立參選人的身份參加2000年「總統」選舉而被李登輝開除出國民黨。2000年3月,宋楚瑜以466萬張的高票落敗。隨後,宋楚瑜以其「新台灣人服務團隊」競選班子為主體,成立親民黨。這是中國國民黨退居台灣後的第三次分裂。

在李登輝的一手撕裂下,當年號稱擁有120萬黨員的中國國民黨,如今還持有黨證並交納黨費的黨員只剩下了34萬。李登輝是國民黨不斷走向分裂的罪魁禍首。徹底認清李登輝日本軍國主義臥底的真面目,有助於認清由他一手創辦起來並被該黨尊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台獨的真面目!

在李登輝的一手扶植下,台獨勢力在台灣不斷發展壯大。

李登輝一再表明自己是日本人,他加入國民黨的目的就是為了搞垮國民黨,實現台獨,實現早年他所一直效忠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分裂中國,再次將台灣併入日本的目的。為此目的,在竊得高位後,在蔣經國逝世的1988年底,他就迫不及待地聘請台獨組織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總會代理議長翁修恭為 「家庭牧師」。

第二年初,李登輝更邀請五大「台獨」組織之一的「台灣國際關係中心」的蔡武雄、劉慶瑞、郭婉容夫婦、台獨組織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議長黃彰輝等老同學敘舊、聊天,讓他們大門進大門出,完全無視國民黨內的反對意見和台灣民眾的強烈反感。

李登輝與彭明敏早年就是至交,至今沒有斷絕交往。李登輝漸進式台獨的點子大多來源於彭明敏的指教。彭明敏作為「台獨教父」,是蔣經國執政時期的通緝犯,作為通緝彭明敏的「黨和政府」負責人,1990年5月,李登輝居然擬議邀請彭明敏出席台灣當局籌備召開的「國是會議」,因遭國民黨內非主流派的強烈反對而作罷。第二年,李登輝廢除了給「台獨」言論定罪的「刑法一百條」,釋放「台獨」政治犯,允許被列入「黑名單」的海外「台獨」人物返台定居,彭明敏得以在1992年11月1日由美國經香港返回台灣。民進黨視彭明敏為台灣的「政治先知」,組織了2000群眾和200部宣傳車前往機場接機。他一回到台灣,便投入民進黨「立委」候選人的助選活動。1995年2月彭突擊加入民進黨,1996年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彭雖然因強烈的「台獨」訴求而敗北,但由此抬升了民進黨的聲勢,終至促成了2000年民進黨上台。

民進黨借由李登輝之手在其任內進行六次「修憲」還沒實現的目標,2000年陳水扁甫一上台,便於8月啟動第七次「修憲」,為 「憲政改造」鋪平了道路,為民進黨最終目標——「公投制憲」、「法理台獨」做好了法理準備。

台獨勢力能在台灣一次次掀起那麼大的波瀾,與李登輝竊得台灣地區最高領導權有最直接的關係,是李登輝的得逞喚醒了當年在蔣介石時代被壓制的不滿人士和許多已歸順台灣的日裔遺民以及當年被洗腦一直為日本效勞的台籍日本皇軍和他們的後裔再次分裂中國的欲望。「台灣獨立」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將台灣併入日本!

在台灣特殊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國民黨雖然堅持海峽兩岸是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國民黨實現台灣化後,為了爭取選票的需要,實際上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淡化了實現民族統一大業的意志,他們所堅守的「統一時機不成熟」和「不統、不獨、不武」的鴕鳥政策實際上迎合了民進黨漸進式台獨的需要。另外,李登輝和陳水扁七次「修憲」的目的是使大陸和台灣之間的法律聯繫疏離,他們的做法雖然都違反得到世界公認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的原則,沒有真正的法律效力,但卻促成了島內主張「台灣獨立」和「一中一台」的呼聲日益高漲,更增加了解決台灣問題的複雜性。

通過頻繁不斷的「憲法修改」,雖然還沒有明確地將「領土範圍」寫入憲法,但實際上已經造成一種法律事實,台灣「政權」逐漸地實現了「本土化」,這就使「台獨」勢力獲得了充分的活動空間,並使台獨活動獲得法理支撐。如今,在台灣之所以會出現各種「台獨」活動甚囂塵上的局面,李登輝具有最大的「功勞」,他是「台獨」勢力地地道道的祖師爺。不過,他的這種「功勞」並不光彩,他將永遠被歷史釘在賣國賊的恥辱柱上!

儘管「台獨」各派勢力的核心人物都是一些城府極深的資深「專家」 、「學者」,但是我們仍然一直堅信,不管這些台獨勢力如何精心操演,台灣都不可能從中國版圖上分裂出去。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獨立公投的結局是一個有力範例,我們希望能夠見到李登輝一類人接受人民審判的一天!

附註:本文作者盧明白先生,在博客思出版社出版《明白詩文選》,先生的相關內容,請參看該書。

標籤:全民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