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政經論衡之15》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省思與聯想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18-06-06 人氣:

《政經論衡之15》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省思與聯想

(全民專欄/陳天授)今(2018)年6月4日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廿九周年,蔡英文總統和前總統馬英九都各自發表了評論。至於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的中國大陸,也由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應媒體的問詢時做了表示。

蔡英文是在臉書上,首度全篇以簡體字發文敘述,她以台灣推動民主政治改革及轉型正義為例,相信如果北京當局可以正視六四事件,承認這個事件國家暴力的本質。

對照於台灣,也曾歷經「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也曾被當時的統治當局說成是暴亂事件。但因為這些事件所醞釀、累積及動員出的社會能量,驅動了台灣民主政治的改革及全面的民主化。但很明顯地,這幾十年來中國大陸並未走出「六四天安門事件」,這場歷史悲劇的陰霾。

馬英九也是在臉書發表聲明指出,「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至今,廿九年過去了,但在六四未獲平反前,世人提到中共仍會想到廿九年前那個血腥鎮壓的夜晚。馬英九表示,關心六四事件,不只因為受難者與家屬的錐心泣血,也因為其對兩岸關係影響至深。

針對「六四天安門事件」,民進黨中央則連續兩年來的聲明,都在嚴正要求中共當局展現對民主人權的包容態度,盡速釋放關押中的台灣人李明哲。民進黨還在聲明中強調,中共當局用威權所推動的中華民族復興,是一種「黨天下」的專制思維、是對普世價值及人類文明的嚴肅挑戰,更是以「銳權力」侵蝕民主、自由、人權的文明危機。

吳敦義主席領導下的國民黨則表示,民主自由精神是現今普世價值,距「六四天安門事件」已過廿九年,各國現今紛紛簽署《國際人權憲章》,保障人民原有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免於恐懼與匱乏,呼籲勿忘「六四天安門事件」所帶來的省思。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則在應詢表示,一個政黨、一種制度,究竟有沒有先進性和吸引力,關鍵在於能不能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作奮鬥目標,能不能給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讓人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回溯台灣早期在戒嚴時期的威權統治,也曾經歷過類似「六四天安門事件」的「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乃至於後來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所幸在過去30年來,台灣政府一直致力處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的賠(補)償及平反,這就是強調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以及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

當前兩岸關係的漸趨緊張,三個主要政黨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基調,民進黨堅持「有九二會談,但無共識」,國民黨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共產黨則一再強調「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凸顯各政黨都在盤算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希望能獲得老百姓的支持。

如今中國大陸自1978年戰勝「兩個凡事」、1992年破除姓「社」姓「資」,和1997年衝破姓「公」姓「私」的思想解散之後,到今天所標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已經造就了中共在經濟上,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國際強權國家。

反思現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台灣實施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體制,凸顯台灣經濟發展在近幾十年以來,是步著日本經濟衰退的後塵,同樣陷入「失落十年」、再「失落十年」的險境。

檢討這種政治失能與經濟失序的美式資本主義體制,實際上已很難匹敵於當前中國大陸,在習近平主政下所積極推動廉能政治與調控經濟的社會主義體制,這是民進黨與國民黨在要求中共省思「六四天安門事件」之餘,自己也應該聯想如何面對政經體制競賽的挑戰?

未來兩岸政經體制的發展如何,取決於台灣能否健全政黨政治的效率;而中國大陸則能否繼續維持廉能政治的成效,這都將伴隨兩岸經濟發展的優劣,成為是如何能為百姓創造最高福祉,這才是兩岸同胞共同關注與選擇的課題。

陳天授(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陳天授(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