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榮總陳亮恭:高齡社會來臨 需要完整健康系統概念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曾采瑄 時間:2019-04-11 人氣:

榮總陳亮恭:高齡社會來臨 需要完整健康系統概念

(台灣TB新聞網/曾采瑄)高齡社會是全球都得面臨的考驗,以亞洲的台日韓三國來看,長者平均皆有8至10年的不健康生命,「生命愈來愈長,健康愈變愈少,死亡愈來愈難」可謂現在長者的寫照。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於3月17日邀請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教授主講,講題為「高齡健康‧快樂生活」,高齡社會的挑戰雖然很艱鉅,陳亮恭卻認為,高齡不應該是負擔,因為普遍高齡化,是社會進步才會有的果實。

陳亮恭表示,我國照護體系一直呈現扭曲的發展方向,醫療服務高度專科化與片斷化,每位醫師習慣被訓練成某領域專家,但若病患年長且疾病日漸複雜,專科醫師往往因非專長領域的問題,把患者轉介到其他專科,多了門診次數一定居高不下,藥物處方也增加。

陳亮恭說明:「有時常會有病人喜歡逛醫院的錯誤概念,但其實半數以上的病人只不過是聽從醫師建議轉診。」結果就產生了一連串的就診、檢驗與用藥。

由於大眾慣於到大醫院就醫,加上社區醫院定位矛盾,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常常有等不到病人的窘境;以腦中風病患為例,「六個月的黃金復健期」概念深植人心,但實際上病患無法持續接受復健,只能在不同醫院間不停往返,尋求治療的機會,還無法確認治療品質。若是可以在大醫院就醫後,轉往社區醫院進行持續照顧,相信病患定會回復到最大的健康。

如果建立出完整的急性後期照護體系,醫院一床難求的現象可以稍減,急診壅塞的現象可以舒緩,社區醫院的資源可以妥善應用,高齡民眾的健康可以得到維護,家庭照護負擔可以減緩,健保資源可以有效運用,更可以減少未來長期照護的需求,醫護同仁也可以各司其職的工作,縮小血汗工作的一片紅海。

對政府而言,面對人口老化的發展趨勢,政府理應增加在醫療保障方面的開支,但卻不必動輒以高齡者為醫療負擔的代罪羔羊。更重要的是,政府應在「節流」方面多做文章。例如推廣全民健身,提高全民健康水準;對脂肪與糖課稅、提倡健康飲食作息,甚至使用牙線的習慣,降低「老人病」的發病率;健全社會醫療福利,為長者提供免費的定期體檢,對重大疾病防範於未然等等。如此,高齡化社會才是福音而非詛咒,老年人口雖然增加,但是因重大疾病率降低,而能使社會總體醫療開支保持平穩。

此外,許多醫療、公共衛生、保險、經濟學的研究也發現,疾病的治療並非如人們想像的是標準的、確定的。相同的疾病在各地的醫療處理差異頗大,治療成果與費用也不同。保險支付制度以及醫療決策共享對醫療行為及成本的影響都很大。政府有責任研究浪費及無效率的醫療措施,讓寶貴的醫療資源用於更有價值之處。再者,充分知情的病患所做的醫療決策往往能避免無謂的痛苦,同時降低無意義的醫療成本。因此,普及健康常識與醫學知識,是政府當仁不讓的義務。

陳亮恭教授

▲陳亮恭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