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台灣所謂多元文化 不該建立在「排斥其他」基礎上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曾采瑄 時間:2019-04-18 人氣:

台灣所謂多元文化 不該建立在「排斥其他」基礎上

(台灣TB新聞網/曾采瑄)1949年4月23日,共軍攻進南京;10月1日,毛澤東在北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就此退出中國大陸,輾轉「播遷」台灣,如今在台灣已經罕見「中華民國」一詞。「民國三十八年」更是乏人使用。這個紀年的消失,反映了台灣歷史上的一個時段化為黑洞,七十年過去,從當時巨變中掙扎過來的倖存者,已經開始凋零,但台灣仍然必須面對1949。

1949是劃時代的大事,是造成今日台灣與今日中國不同面貌的重要因素,造就我們每一個人今天不同的樣貌,也呈現了今天台灣社會的樣貌,我們應該更多的認識與了解1949這個年代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於3月16日邀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林桶法教授主講,講題為「流離與再生‧開創未來」,林桶法教授談到,1949年之前,台灣發展的主軸不在精緻的文化,它以往的時空位置使得它沒有多大的選擇空間。三百多年來的台灣基本上沒有任何重要的學派、沒有任何全國性影響的詩派、也沒有任何較可觀的畫派,也找不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詩人、大書法家、大哲學家、大畫家。每個地區、每個歷史階段的發展不會一樣,台灣在清領與日治時期,既然發展重點不在文化,我們就很難有太高的期望。

目前大家對1949年的了解,大概都是「國民黨被中共打敗,被趕到台灣,接著就進入冷戰時期」這樣的視野與焦點。但這種尚不全面的看法,容易成分歧。因為歷史的意義,有時候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有反省其意義的空間,時間拉開來以後才可顯現出它的深度。

有些人到了台灣以後還傳下學派,比如印順在台灣就影響了「人間佛教」,唐君毅、牟宗三等人在台灣啟發了整個民國哲學史上最重要的「新儒家學派」,錢穆在史學上的影響、書法史上從于右任開始有所謂的「右派」,就是效法于右任,他們的學生自稱為右派。類似的例子在藝術、文化的各種次領域裡都有,族繁不及備載。像這樣的規模是台灣以前沒有過的,所以如果單將1949視為「國民黨敗退到台灣,因此就有白色恐怖,是台灣的災難」,如此簡化的片面史觀,容易造成對立與誤解。

當時固然有貧困難民、敗官壞吏、傲慢軍民來台,卻也有來自大江南北一流的知識分子、高風亮節的人士,甚至許多後來為台灣奉獻犧牲的軍民來台。這些都是台灣史的一部分,台灣人應該胸襟寬大,認識真正的、多元化的台灣史。「有容乃大」,主張台獨者,應該把這四字謹記在心,否則路會越走越窄。

台灣正在流失中華文化的養分與價值,而這起於兩岸政治關係的不穩定與民族文化認同的問題,以致於「去中國化」現象喧囂檯面,抽離了台灣人民對文化的記憶,使得儒家文化在台灣不被理解與重視,甚至轉以批判與揚棄。原先做為中華文化復興基地的台灣,可能因此失守,使得中華文化後繼無人,造成文化空洞的危機。

「所謂『多元文化』應是包容並進的,怎麼會是採取『廢除手段』來建立多元性呢?」反而應該是「保留這些過去時代的記憶並增添台灣其他民族的歷史文化,形成日月交輝才能反思彼此之圓缺,歷史文化不是用創造的方式保存下來,而是與過去記憶緊緊相連」,因為「少了過去不會有現在,更遑論未來。」這是站在文化的傳承與脈絡性來講的。

林桶法教授

▲林桶法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