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血管健康 遠離心血管病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曾采瑄 時間:2019-07-23 人氣:

血管健康 遠離心血管病

(台灣TB新聞網/曾采瑄)洪鈞培文教基金會6月16日邀請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王水深教授主講「心臟健康‧快樂生活」,王水深院長以多年從事心臟疾病的醫療、研究及教學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聽眾獲益良多。

自1987年完成首例心臟移植手術以來,王水深已經進行了近六百例心臟移植,這項紀錄目前仍領先亞洲各國。心臟移植權威對於心血管的健康,自然有番深刻的體會,然而,心臟外科醫師可以說是醫學領域裡時間壓力最大的一群,因為一旦病患心臟病發,救治的過程必須是毫不遲疑地與時間賽跑。

王水深說,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可以透過幾項指標來做檢視,包括吃飯速度很快或常吃到十分飽、喜歡吃肉或油炸物、很少吃蔬菜、很少吃魚、常外食或市售便當、常吃麵連湯都喝完、幾乎每天喝酒、幾乎不運動、血壓偏高、血糖偏高、低密度膽固醇偏高、家族有中風或心肌梗塞病史、常年抽菸、常覺得焦躁、覺得壓力很大、長期睡眠不足等。以上因素如果有四項以上,就可以算是高危險群。

他解釋,心肌梗塞是民眾最關心、也較常見的問題,可以透過幾個方法來自我判斷。最直接的感受是胸壓迫感的不適、冒冷汗、臉色蒼白等,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要自我警覺。另外還可透過抽血、心電圖等檢查得知是否有心血管問題。定期健康檢查也是一種途徑。

王水深以「三要五不一沒有」來說明如何達成心臟血管健康,要均衡飲食、要適當運動、要正常作息、不要高血壓、不要高血脂、不要高血糖、不要肥胖、不要抽菸、沒有太大壓力。最後一項「一沒有」,王水深幽默說,既然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就多想一二吧!

而血管硬化的原因與年齡、性別、遺傳、三高及不良習慣有關。王水深說,年紀越大通常血管堵塞機會越高;而女性因荷爾蒙對心臟血管的保護作用,發生心肌梗塞機會較男性少,但停經後機率就漸與男性相同,因此建議45歲以上成人每年作健康檢查。尤其罹患三高、有家族肥胖史、男性大於45歲及女性大於55歲或停經者、抽菸者及有動脈硬化病史者,是心肌梗塞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

王水深也提到,診斷心肌梗塞的三要素包括胸痛、心肌酶上升及心電圖變化,符合兩項就算是。治療上,可先用阿斯匹靈、硝化甘油、Statin等藥物,或進行「冠狀動脈整形術及血管支架置放」,支撐狹窄部份讓血流暢通。另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能讓血液從正常處供應到阻塞處,有三大效果,能讓97%患者緩解心絞痛,且近八成能完全不痛,也能改善心臟功能及延長存活期。

目前醫界的共識是,當患者心臟上的三條冠狀動脈都發生問題,可選擇開刀,因為長期效果佳;而僅一條時可考慮做支架,因為風險較開刀低;有兩條時就依醫師評估處理。

據台大醫院統計,台灣35歲以上成人,25%有高血壓。而美國研究指出,每下降兩毫米收縮壓,能減少7%冠狀動脈疾病及10%中風發生。因此,王水深提醒,最好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低於120毫米且舒張壓低於80毫米的正常值。喝酒一天不超過20克,均衡飲食,鹽分攝取一天不超過兩克。控制體重,BMI維持在18到24,因為體重每下降1公斤,血壓能下降一毫米。

王水深院長

▲王水深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