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台灣原住民文化 日據時期斷層最劇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曾采瑄 時間:2019-08-19 人氣:

台灣原住民文化 日據時期斷層最劇

(台灣TB新聞網/曾采瑄)自1990年代台灣加快民主化發展,歷史教育也逐漸掙脫威權體制控制,台灣史開始以專冊呈現,但原住民歷史只佔極少篇幅,以漢人為主體的歷史詮釋仍然不變。長期下來,不但台灣社會對原住民的歷史文化認識極淺,甚至許多原住民青年也不清楚自己族群的歷史。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於6月15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傅琪貽教授主講「原住民史‧開創未來」,傅教授以豐富的教學、研究與服務經驗分享心得,聽眾獲益良多。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所謂的「生番」亦面臨新的挑戰,清朝官方為了開發山地的資源以及將原住民納入統治,施行所謂的「開山撫番政策」,軍隊進入山區,開築山道,與原住民戰爭,部份山區原住民被迫歸降,進而薙髮、易服,接受漢文化的教育。

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日本人最初忙於與平地漢人的戰爭,1902年以後,平地的局勢較為安定,逐漸重視所謂「蕃地」問題,尤其是蕃地的開發,如伐木、採礦及煉製樟腦,以增進台灣總督府的收益,而「蕃人」,特別是「生蕃」,被認定是日本開發山地的障礙。1907年台灣總督府展開大規模的「理蕃」五年計畫,動用現代化的軍隊,拖著山砲,進入山區作戰,在剿撫並施的策略下,獨自生存數千年的台灣原住民社群逐漸歸順。

受到西方人類學影響的日本學者,如鳥居龍藏、伊能嘉矩、森丑之助等人,亦對台灣原住民感到興趣,他們受官方或學術機構的委託,進入台灣山區,對各地原住民進行調查,他們使用人類學的分類方式,按體質、文化、語言等異同,將所謂的「高山番」原住民區分為七族,後來台北帝大土俗人種學研究室的移川子之藏等學者又提出九族的分類方式,即現代人習稱的「泰雅、布農、排灣、鄒、賽夏、魯凱、卑南、阿美、雅美(達悟)」等族。

「台籍原住民兵」稱號之溯源,起於二戰的高砂義勇隊。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1942年台灣開始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當局鼓勵台灣人(閩、客、原住民族)報名申請入伍訓練。根據史料記載,1942年3月始有第一批稱作「高砂族挺身報國隊」前往菲律賓戰場,這是第一支完全由原住民族組成的軍隊,此後改名「高砂義勇隊」,至1945年4月日本政府進一步在台灣實施全面徵兵制度為止,共計有八回高砂義勇隊徵召與出征。

2015年原住民委員會也出版了《征憶:高砂義勇隊與國共戰爭時期原住民軍人》著作,更細緻地標誌了台籍兵中的族群類別。這些成果所形塑的集體記憶,除了透過老兵、家屬之口重回戰場,在定調「傷痕血淚」、「悲劇」、「悲歌」的主軸下,台籍兵的悲涼與吶喊,相當一致。

訪談昔日的高砂義勇軍,不僅呈現這段被湮滅的歷史,也道盡戰爭的殘酷,並批判日本政府對台籍老兵的不聞不問。

傅琪貽教授

▲傅琪貽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