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街瑣記01】緣起
(全民專欄/陳天授)散步與靜思和閱讀與書寫,已成為我現在生活的重心。散步希望有助於「古來稀」的身體健康,靜思希望沉澱自己的學思;閱讀希望有助於借助眾人的增長智慧,書寫希望是增加與自己對話的機會。
散步、靜思、閱讀、書寫都是有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走出更寬廣與更長遠的路。出版了【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全套六卷的紙本與電子書之後,引發了今(2021)農曆年起筆的《台灣政經發展簡史》。
該書起筆後,頃因其中有關戰後台灣政經體制變遷的章節,涉及我在工作職場上,開始投入的1970年代後期中華民國體制內改革,直至2000年元月我的離開這場域。
這段工作場域的20多年期間,正是我居住在台灣大學附近的溫州街。這地方有許多我在職場上所發生的人與事記憶。
現在的起筆撰寫《台灣政經發展簡史》,又牽引出我曾構思書寫的【溫州街瑣記】。兩書的相互佐證,當更有助於我書寫生命的泉源與動力。
換言之,【溫州街瑣記】是我之前在本專欄【拙耕園瑣記】,記述我青少年時期在家鄉台南求學生活的回憶之後,起筆書寫我自28歲定居台北溫州街2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記憶。
1978年秋,我還在台南老家附近的一所學校教書,因此比較有機會接出到當時地方上的政治人物。照片中坐的是副總統謝東閔,其右一是前台南縣議長戴再生、右二是現任議長陳三元;其左一是台南縣黨部主委李讚成,左二是縣長楊寶發。
拍照地點在台南縣長公館(公家宿舍),時間在1978年蔣經國挑選謝東閔搭配大選前後。從經國先生推動「吹台青」的本土化這應屬第一階段,楊寶發、李讚成等二人應屬第二階段,而最後階段應已來到1978年年底之後了。
我是在這一時間離開台南教書,在親友滿滿寄望和祝福下,北上投入新的工作環境,落腳在溫州街展開我人生的另一段生活。
是年5月蔣經國、謝東閔就任總統副總統,12月美國宣布與中華民國斷絕外交關係,致使預定進行的國會選舉不得不暫停。我何其有幸在國家政經面臨重大轉變的時刻躬逢其盛。
- 全民專欄-02-25- 〔溫州街瑣記02〕蔣經國「吹台青」的本土化政策
- 企業報導-02-25- 「披薩叔叔」助弱勢 嘉市達美樂披薩獎學金邁入
- 產業新聞-02-25- 花蓮縣尋寶智慧站牌領取限量明信片最後一週!
- 兩岸藝文-02-25- 「Old is New-陶瓷再生創新展」 來自鶯歌的研創能
- 政治經濟-02-25- 桃園青年從農輔導計畫成效佳,為農業發展注入
- 頭版新聞-02-25- 柯文哲:解決世代正義和居住正義問題關鍵在財
- 企業報導-02-25- 江南渡假村連續 13 年蟬連觀光局評鑑特優等 身
- 綜合新聞-02-24- 新北三款犇騰環保小提燈 創意玩法陪民眾鬧元宵
- 社會新聞-02-24- 新北牙醫公會捐助警基金 市長警局長致贈感謝狀
- 社會新聞-02-24- 藥頭酒店歇業仍續營業 警逮人查獲大量毒咖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