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70》〈文學的夢裡夢外—詩的記憶輯〉後記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6-16 人氣:

《溫州街瑣記70》〈文學的夢裡夢外—詩的記憶輯〉後記

(全民專欄/陳天授)我撰寫的〈文學的夢裡夢外—詩的記憶輯〉,計收手稿45首詩和一篇補記。如果以時間區分來敘述的話,計1971年6首、1975-1976年間38首、1978年1首;補記這篇則寫於2020年4月18日,是為該詩輯收錄為《稻浪嘉南平原》的第四部分〔詩的記憶〕的時候所寫。

回想自己對於詩的開始接觸,始於高中在嘉義念書的階段,當時我的歷史老師張強,當他上課時經常向我們提起詩人張健,是位詩人,在台灣師範大學教書,令我非常羨慕,我購買其在文星或水牛出版的書刊,大抵是在那個階段,但是當時我完全還沒有詩的作品。

到台北上大學之後,我受到國文老師曹昇教授鼓勵,還有選修汪中老師的「詩選與習作」,因為要繳交習作,於是開始有了古詩的嘗試創作,但是這些存放於鄉下老家的手稿後來因為受潮的關係,連國文老師用毛筆字工整書寫送我保存的詩集,以及我的大學日記都一起泡湯的毀了。

現在保存下來1971年的〈餘暉〉、〈絕音〉、〈夢裡〉、〈情愁〉、〈神仙〉、〈長夜〉等6首,大都是當年我閱讀胡適《詞選》時,因為讀後有感而發所寫在該書空白處的詩作。

1975-1976年間是我詩作的高峰期,這階段正是我在湖口的服兵役,我利用空檔的時間,寫在小日記本的詩作,計有〈鍾情〉、〈旅行〉、〈送別〉、〈折翼〉、〈揚帆〉、〈金鐲〉、〈心田〉、〈歌頌〉、〈慰語〉、〈時間〉、〈好戲〉、〈懷念〉、〈熱戀〉、〈姑娘〉、〈悄然〉、〈舊戀〉、〈枉然〉、〈靈性〉、〈勇氣〉、〈戀人〉、〈秘密〉、〈淚滴〉、〈相聚〉、〈沉思〉、〈唸詩〉、〈歸處〉、〈離別〉、〈感傷〉、〈沉醉〉、〈壁上〉、〈情人〉、〈遠方〉、〈哀歌〉、〈想哭〉、〈春風〉、〈初嚐〉、〈相愛〉、〈漂泊〉等38首的手稿本。

1978年的唯一〈半農〉,這首詩的創作時間是8月5日,這時間應該是我在台南老家的時候作品,也是我抄錄自當年我寫在胡適《詞選》書上空白處的詩作。

就如同我在〔詩的記憶〕中所言:是我文青階段熱愛胡適、徐志摩等人,學習他們在1930年代獨領風騷的白話文寫詩,記述我1970年代那屬於年輕浪漫,憧憬自由愛情的充滿理想時代。

陸游有〈夜吟〉詩:「六十餘年妄學詩,功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我的感懷詩篇,我也深知寫得真是不好。陸游是謙虛說自己「六十餘年妄學詩」,而對照我自己的壓根兒腦力不夠,又未能認真練習,和加入任何詩社的與他人砥礪切磋。

詩是文學中的精華。現在,我將它選錄在這裡,除了記述自己的喜歡文學之外,還一心想為文青時期殘留下來的這些詩作,也給書寫自己人生增添一點兒彩色回憶,更代表著嘉南平原稻浪聲的為我譜出生命樂章。

回首我不斷努力閱讀、學思與書寫的創作動力,總讓我不得不記取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爵士(Sir V.S. Naipaul)。瑞典學院對他非常貼切描述的這段話:「之所以為敘事界的泰斗,是因他個人的回憶,他記住人們所遺忘的戰敗者歷史。」

我的文字書寫歷程,也深深受到奈波爾的強調學會寫作時,便主宰了自己命運的影響,我總是嘗試在字裡行間能夠尋找到自己孤獨心靈的歸宿,也正如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Hermann Hesse)《鄉愁》(Peter Camenzind)中的「只要能以愛心填滿你的心靈,從此就不再畏懼任何苦惱或死亡」。

我的人生到了古稀年紀,我才真正體會到愛情熱忱要學習徐志摩,生活態度要學習林語堂,治學精神要學習胡適的智慧。我願藉此機會回視自己走過的足跡,翻閱一頁頁我飄泊生活的時光回憶。

現在〈文學的夢裡夢外—詩的記憶輯〉的45首詩和1篇補記,都已經收錄在《稻浪嘉南平原》,方集出版社業交由HyRead ebook的電子書服務平台,希望未來的紙本也能很快與讀者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