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83》馬星野、梅貽琦與沈君山的「革新保台」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7-05 人氣:

《溫州街瑣記83》馬星野、梅貽琦與沈君山的「革新保台」

(全民專欄/陳天授)連續發表了幾篇記述馬星野先生與清華大學台北辦事處「月涵堂」的有關文字,其描述事件發生的時間大抵聚焦以1980年代前後為主,尤其在攸關「高雄事件」(美麗島事件)議題的新聞報導部分著墨較多。

現在我發現有必要針對其「前溯緣由」與「後續發展」的兩部分來加以增述。先談「前溯緣由」部分:

馬星野(1909-1991),浙江平陽人。14歲時,考入浙江省立十中並獲朱自清賞識。其後,又先後考入廈門大學、中央黨務學校。畢業後留校擔任同學會總幹事。1928年8月羅家倫出任清華大學校長,馬星野任校長室秘書。1930年5月羅家倫辭去校長職務,馬星野於1931年前往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就讀。

1934年馬星野返國後在中央政治學校(台灣政治大學的前身)任教,年僅26歲的馬星野一邊籌辦新聞系,一邊開始在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開課,當時的系主任羅家倫怕他年紀太輕會被學生轟,讓他先在外交系四年級開「新聞學」選修課程,隔年新聞系成立,馬星野就出任創系的主任。

檢視1928年至1934年的馬星野主要經歷,凸顯在其受到羅家倫的器重與栽培。當羅家倫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時,馬星野任其校長室秘書的關係;以及當羅家倫擔任中央政治學校系主任時,他即讓年輕剛回國的馬星野講授新課程、籌備新聞系,和擔任系主任。

1931年梅貽琦接替羅家倫的清華大學校長職位,一直到1962年他在台灣的因病過世,梅貽琦擔任校長長達31年之久。根據趙賡颺在《傳記文學》第四十卷第六期發表〈協助清華在台復校瑣憶—為紀念梅校長逝世二十周年作〉指出:

清華籌備處所租〔台北〕中華路七十七號之院宇尚佳……惜房間甚少,……乃急於購置一屋,作台北辦事處—校長住、辦公,接待各機關學校人士,並供新竹本校來台北辦事員工留宿。……最後選定金華街110號現址,乃一教會甫經遷出之空屋,地皮面積四百五十坪,後半有檜木之活動房屋四五間,屋主為曾任台灣警備副司令之紐將軍……因此很順利地以五十六萬成交。……清華籌備處自四十五年〔1956〕七月結束,改為台北辦事處,梅校長於二月梢先單獨遷往金華街新舍辦公,亦有就便監督興建修理等工程之意。

趙賡颺的文字詳細敘述了清華大學台北辦事處的成立、購地、興建,和梅貽琦校長遷居新舍辦公的經過。也因為有這一位在台北金華街的清華大學台北辦事處廳舍,加上馬星野在大陸時期曾追隨該校第一任校長羅家倫的擔任校長室秘書的原由,讓我自動聯想1980年代前後,馬星野主持中國新聞學等單位之所以能順利租用該處辦公。

「後續發展」部分:回溯清華大學自創校到在台灣復校,主持校政的重要人士皆屬開明治校的校風而聞名,乃至於在台灣曾擔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沈君山,願意在台灣政治發生重大爭議事件時挺身而出,協調化解爭端,例如早年他提出「革新保台」觀點,迄今仍是研究台灣政治經濟發展討論的重要課題。

過去和當今的清華大學之光,吾人亦以有女畢業自該校經濟研究所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