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87》「美麗島事件」新聞報導的雜憶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7-09 人氣:

《溫州街瑣記87》「美麗島事件」新聞報導的雜憶

(全民專欄/陳天授)1980年前後,國內最重大新聞報導事項,要以1979年12月10日晚上發生在高雄市的遊行示威,所導致的暴力流血事件,也就是史上所稱,和影響台灣政局的「美麗島事件」。

政府治安當局先後將涉嫌份子依法逮捕偵訊,其中八人於1980年二月二十日經軍事檢察官依叛亂罪嫌起訴,並自3月18日起在軍事法庭進行了長達九天的公開審訊後,於4月18日宣判。

在這一段時間裡,國內各大報紙、電視、廣播媒體,對於審、檢、辯、被告各方有關論告、辯護、陳述等過程均予報導。執政的國民黨為了讓國人對該事件的審理經過有更進一步詳細的了解,特由當年負責新聞宣傳的中央文化工作會,其所屬《時事週報社》匯集各界輿論反應,分別於1980年4月印行《崇法治.正視聽— 「高雄暴力案」的起訴與審訊」(初集)(續集)》,6月再印行(第三集)。

檢視戒嚴時期過去對於軍事檢察官依叛亂罪嫌起訴、法庭審訊,和宣判的案子,政府單位未曾有過如此公開審判過程,以及開放媒體自由報導的作法。根據《崇法治.正視聽》—「高雄暴力案」的起訴與審訊」(第三集)》的〈編輯說明〉指出:

本案從起訴、審理、判決到覆畔等一切過程,充分顯示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及政府貫徹民主法治的決心;新聞傳播事業亦都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據實剖析,匡正危害國家安全及社會大眾福祉的謬論飾詞。

我們理解當時政府單位針對「美麗島事件」所採取的開明立場和開放態度,如果沒有有關單位的建議,層峰的同意或指示,處在戒嚴的氛圍時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當時負責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是楚崧秋先生,有關「美麗島事件」軍法審判的開放新聞報導的尺度,主要是因為當時有負責文宣工作楚崧秋的開明主張和向上峯的建議。

據曾任職《中央日報》副刊編輯的周姓友人轉述,楚先生有擔當,肯負責!是其所了解的特質。當年紀姓運動選手競選立法委員,沈君山替她寫一篇將近5,000字的文章,在第二版以專欄的形式,分上下兩天刊出,被上峯認為所有異議,中央常會結束後,當天下午楚先生就提出辭職!

成上述,這是1980前後楚崧秋在擔任《中央日報》社長,和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時期,在處理當時國內複雜政情方面所持的開放態度。

在同是的時間裡,根據林孝庭《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指出:

1980年四月一日,原本於台、美斷交後臨時組成的反統戰「固國小組」,正式轉型為「王復國辦公室」,直屬國民黨秘書長辦公室管轄,由王昇擔任主任……並從各黨政部門精選幹部時五名擔任幕僚,為了業務所需,另設有基地、海外、大陸三個「工作研究委員會」,分別指派正、副召集人來推動各項工作,一年後該單位更名為「劉少康辦公室」。這單位正式成為以王昇為首所代表的保守系統。

我記述《美麗島事件》發生的1980年前後,從開放新聞報導的自由民主尺度,對照「劉少康辦公室」成立的政治保守立場,凸顯當時國內政治情勢正面臨重大轉折的關鍵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