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溫州街瑣記99》讀陳芳明著《革命與詩》有感(五)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7-27 人氣:

《溫州街瑣記99》讀陳芳明著《革命與詩》有感(五)

(全民專欄/陳天授)陳芳明《革命與詩》提到,〔1974年〕出國前,曾經與張俊宏有段短暫的見面,因為張俊宏邀請他擔任《大學雜誌》文藝欄的編輯。

陳芳明指出:張俊宏屬於國民黨的新生代,對於政治改革抱持著巨大夢想,當他發覺國民黨的本土化政策只是一種攏絡的手段,不可能出現具體可見的改革,便果敢地與許信良聯手退出國民黨。在那保守的時代,他們與國民黨決裂,似乎已經預告歷史就要發生變動。

有關國民黨的本土化政策的開始實施,林孝庭在其著《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指出:1971年秋天聯合國大會投票前夕,並引用《蔣經國日記》(1971年10月1日)蔣自記:「在政治上,組織彈性化,人士均衡化,今後立法機構代表之產生,應不拘泥於現有法律,並選擇適當之台籍人士,任必要之職務。總之,確保民心之團結與安定,實為當務之急。」

林書又指出:對初掌國政的蔣經國而言,他既然不可能在「體制外」接受台獨建國,而拋棄「一中」原則又將嚴重傷害執政的法統,如此一來,擴大台人於「體制內」參政,強化國府在島內的代表性以符合廣大民意的殷盼,成了一條不得不選擇的道路。

在「革新保台」的思維下,蔣經國於1972年春天奉命組閣,大幅改組人事,史無前例地延攬六位台籍人士入閣。美方對新內閣的評價極為正面,台灣民眾的反應也普遍良好,並肯定「本土化」的工程背後,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甘苦。

《蔣經國日記》(1972年4月7日)記:「本省籍之高級人才稀少缺乏,不是不想用本省人,而實在是需要有一段時間來培養他們。」雖然蔣經國用心良苦,但在面對風起雲湧、民心思變的台灣社會,他於體制內推動「本土化」工程顯然無法滿足一股希望台灣政治走向「民主化」的強烈籲求。

彭明敏於1996年12月2日在《中國時報》發表一篇名為〈獨立和本土化之我見〉的文中指出:「有人以為現任總統為本地人,就認為台灣已經本土化了。可是要判斷政府是否本土化,不是以元首是否土生土長,各層公職人員是否土生土長,或執政黨員是否多數為土生土長來判斷,而應該看該政府的法政機構、基本國策、教育文化政策、社會價值觀念等是否以本土為主體,這才是判斷的標準。從這個觀點來看,台灣的憲法和相關法制,不是以本土為主毋庸多言。」

如果以彭明敏所訂的「本土化」定義,顯然蔣經國的本土化政策直到他1988年過世時都還未實現,而1996年3月李登輝與連戰經過直接選舉產生的當選第九任總統、副總統,6月連戰副總統仍繼續兼任閣揆,又歷經李登輝的多次修憲,直到2000年的國民黨失去政權,台灣的「本土化」工程都仍未能完成。

2001年10月7日國民黨主席連戰藉由參加辛亥革命9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致詞表示,當前國家未統一,本土化卻被扭曲利用。相對地,李登輝被國民黨撤銷黨籍,並利用出席日本作家小林善紀所著《李登輝學校的教誨》新書發表會表示,國民黨還能走到今天的路,是走本土化的結果,不然早就沒有了。

上述這段國民黨從1970年代「革新保台」之後的推動「本土化」工程,我回憶自己在大學時期接納國民黨「革新保台」的思維,並在之後的響應體制內「本土化」政策,直到2000年2月1日回到校園,轉而專注撰寫《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全套六卷)和其他自述性散文集。

回首已過半個世紀了,讀了陳芳明在《革命與詩》中的提到許信良、張俊宏與國民黨本土化政策的關係,讓我特別心有戚戚焉的記述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