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讀報筆記09】胡適篇(九)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1-09-07 人氣:

【讀報筆記09】胡適篇(九)

(全民專欄/陳天授)1997年7月6日、7日連續兩天,《中國時報》登載陸鏗先生發表的〈奉命通知胡適為總統候選人〉。

文章之前,先有編者按:「資深新聞記者陸鏗從事新聞工作近六十年,經驗豐富多采,見證了無數歷史性內幕。最近將其採訪見聞與人生經驗鋪陳成書,題為「陸鏗回憶與懺悔錄」,即將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本報今日特摘要刊出書中「奉命通知胡適為總統候選人」一章,以饗讀者。

1948年3月29日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當時國共和談已經破裂,以蔣中正主席為首的國民政府提出了「戡亂建國」口號,美國方面則希望國府推行美國式民主,希望中國成立聯合政府,將自由份子容納進去;另一方面,為了安撫國民黨,特別聲明,美國不希望在中國政府中有共產黨人。

陸鏗說,他看到聲明後,訪問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所得到的消息是,「蔣委員長已明確地表示,適時召開行憲國民大會,還政於民,希望中國從此開展新局」。這就是為什麼3月29日會召開行憲後第一次國民大會的主要政治背景。

行憲的目的就是要選出總統、副總統,同時,由總統提出行政院長人選的經由立法院行使同意權,以組織「行憲內閣」。依當時政局情勢,誰當總統對蔣先生來說,當然「捨我其誰」。但是有意副總統競選的包括孫科、于右任、程潛、李宗仁都躍躍欲試,其中又以李宗仁提出「民主」、「革新」的聲勢最獲得好評。

根據陸文指出,蔣介石為了對付李宗仁,全力支持孫科競選副總統,就在總統、副總統提名前夕,蔣介石突然表示支持胡適出面競選總統,1948年4月1日,就在行憲國民大會召開後三天的晚上,陶希聖與其見面說:「李宗仁如果當選副總統,很有可能有一天會演出「逼宮」的戲來。為了副總統人選問題,黨內已有分裂之勢,總裁向來以黨國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榮譽,現在,他已決定不出任總統候選人,而由我黨推胡適之先生為總統候選人,你對這一決策感覺如何?」

陸鏗當時脫口而出:「太好了!這是國家之福。在國際輿論方面,也將贏得非常好的反響。」於是陶希聖說他已奉到總裁指示,要為胡適參選開始做一些準備。也請陸鏗要為胡適寫一篇總統候選人小傳,並叮嚀說:「在國民黨中央正式提名前,一定要保密。除胡適本人外,對任何人都不要講。」

隔天,陸鏗與胡適見了面,並轉達了這消息。根據陸鏗描述:「胡適那時的興奮之情,很自然地流露。我感覺到他手上出了汗,近視眼似乎放出了光彩,面部保持微笑;我的心跳也相加速,第一次在一個汽車裡進行關係重大的採訪—為行憲後第一位總統立傳。」

陸鏗繼續描述:「胡適根據憲法的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但不負責具體行政事務。行政院長即內閣總理掌握行政權。……胡適博士談到這裡,情不自禁地以未來總統身分表達了他對蔣主席的誠意,著重指出:「如果蔣先生決議不當總統,行政院長當然要請他擔任了。」

4月3日夜晚蔣主席與程潛、李宗仁談起為了使中國民主奠立一個較好的基礎,最好總統、副總統都不要軍人而讓文人出任。他本人也不參加競選總統,但李宗仁毫不保留的拒絕。

在美國方面,司徒雷登也在早一日由蔣夫人的轉達得知,蔣決定提名胡適為總統候選人的這一決定,司徒即時轉知馬歇爾,並報告了杜魯門,獲得甚好的反應。

4月4日一大早,陸鏗進了國民黨臨時六中全會的中央黨部禮堂,根據陸鏗的描述:從10點討論到12點半,在毫無結論的形勢下,蔣總裁以半小時的時間,宣讀了他關於誰做中華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統的設想……最好由國民黨推一位黨外人士做總統候選人,以示大公。這個人應該具備下列五個條件:……當蔣講完話後,全場馬上顯得騷動不安。陸鏗和狄膺說:「這不明明是指胡適嗎?」狄一面點頭一面答:「一點不錯。」

下午3點繼續開會,三百中央委員分成了兩大陣營,各抒己見,各陳利弊。多數主張總統非蔣總統莫屬;但也有少數頭腦清醒之士,如邵力子、王世杰、雷震、羅家倫、黃少谷、黃宇人等都贊成蔣總裁放棄競選總統。

到了3點半,繼續開會,除了吳稚暉和羅家倫外,全是一片擁護蔣總裁出任總統之聲。孫科的「太子派」、李宗仁的「桂系」、于右任等元老派及他影響下的西北籍中央委員,支持程潛的以湖南籍黃埔軍人為主體的黃埔系,三青團以及陳果夫、陳立夫兄弟領導的CC系,一致反對提名胡適。

陸鏗說:「我越聽越不是味道,越替胡適博士著急,我認為在這件事中,不僅胡適博士受了騙,我也受了騙。舉目向會場上一掃,人人都是正襟危坐,表情嚴肅,只有桂系的程思遠坐在一個角落裡很得意地跟我眨眨眼睛。」

陸鏗文章結論指出:蔣先生於4月6日下午散會前,以「俯順輿情」的姿態,宣布接受國民黨中央的提名,同意參加總統競選。一幕鬧劇,到此閉幕。

我根據陸鏗先生發表的〈奉命通知胡適為總統候選人〉一文,對照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並未有這一部分的相關回憶敘述,讓我更覺得陸鏗的這篇文字可以提供給有興趣研究蔣介石與胡適關係,和中華民國民主化,以及戰後台灣政經發展者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