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簡單就好 改變生活習慣預防癌症發生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曾璟瑜 時間:2022-05-05 人氣:

簡單就好 改變生活習慣預防癌症發生

(台灣TB新聞網)癌症是大多數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的疾病,癌症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麼癌細胞會移轉?人體為什麼會罹患癌症呢?哪些人容易罹患癌症?

由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新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癌症防治‧掌握先機」公益系列講座,邀請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趙祖怡主講「癌症防治‧掌握先機」。趙祖怡教授以其多年從事癌症醫療、教學、研究及服務的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聽眾必能獲益良多。

民國90年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乳癌、胃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攝護腺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和食道癌。雖然近年來癌症治療有長足的進步,但是仍然有些病人未能有效控制而在短期間內死亡或診斷過晚無法治療,因此如何讓有些病人能早期診斷或用採取預防方法以降低癌症發生,才可能使癌症的死亡率下降。

癌症是一種多因子引發的疾病,它常是因為細胞內先產生基因缺陷再加上環境因子的刺激才形成的。像是肺癌,在石棉工廠工作的人會因為吸入過多的石棉而致病。如果癌症不會轉移,那就很好處理,只須將它以外科手術切除就好了!

癌症的轉移機制是癌細胞會分泌特定的酵素,此酵素會分解正常組織,並使血管新生及增生,然後癌細胞藉著血液循環跑到身體各個器官。至於癌細胞會跑到哪一個器官,就要看它的特性了。人體免疫系統中之自然殺手細胞在身體各處巡查,它就像警察會抓流氓一樣,嚴密地為我們的身體把關,攻擊人體內不應存在的細胞,並防止癌細胞在身體裡到處亂跑。如果免疫系統較差的人因身體缺乏正常的監督系統,癌細胞也比較容易發生轉移。

癌症大多是一種生活型態的疾病;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趙祖怡表示,民眾一旦發現罹癌,應尋求正規醫療,切勿病急亂投醫,捨棄正途而選擇療效未知的療法,既浪費金錢又傷身。

而這些癌症發生,以目前所知文獻中,其發生原因大致可以分成遺傳性和環境性兩大類。改變遺傳性原因按照目前科技很難達到,因而降低環境影響是其中最簡單方式。如要改變自己生活中有可能會引起癌症的習慣,首先要了解那些是不正當生活習慣。

第一、吸菸是目前人類已知最常引起癌症原因,其中肺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和某些胰臟癌最有相關性,另外也和心臟血管病變有相關聯。某些癮君子認為若將吸菸改成菸斗或咀嚼菸草或許可以減低菸吸入肺部而造成傷害,但是事實卻非如此。而二手菸害更是令人怵目驚心,仍然會無形中引起相當大的傷害。美國癌症學會預估如果美國全國無人吸菸則每年該國癌症死亡人數應可從20萬人降到1萬2千人。而另一重點必須從青少年著手,因從研究得知,越早養成吸菸習慣者越難戒除,而暴露菸害越久造成癌症機會必然增加,在此呼籲家長、學校及社會能加強對青少年之宣導教育,以利減少吸菸習慣的養成。

第二、過量飲酒會增加罹患口腔癌、咽喉癌及食道癌的機會。預估5%癌症死因和酒精相關,而過量飲酒易造成肝硬化因而也會增加肝癌機會,如有吸菸習慣再加上酗酒則更增加了口腔癌、咽喉癌及食道癌之發生率。另外飲酒所導致其它相關醫療和社會問題則不只於此,如你已有喝酒習慣更必須儘快戒掉以免癌症上身。

第三、飲食習慣和胃腸道癌症發生是有某些關聯性的。大家皆知自然食物中,尤其蔬果中之β-胡蘿蔔素、茄紅素、異黃酮素等成分均有些抑制癌細胞生成的能力,因此食物不當儲存、烹調方式等皆會破壞這些天然成分,因而降低食物中的自然抗癌成分。而過量攝取脂肪更易罹患乳癌、大腸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攝護腺癌。此現象在美國大規模流行學研究顯示,亞裔移民在美生活後發生乳癌、大腸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攝護腺癌機會比他們於本國發生的機率高出甚多。一般相信就是西式飲食中高油脂成分導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人們藉由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少可預防30~50%的癌症發生,顯現日常生活管理之必要;綜觀造成各種疾病發生之危險因子,皆與肥胖、靜態活動、飲食不均衡、菸酒攝取等不良生活習慣有極高相關。

但現實上仍有不少人對平淡無奇的飲食與生活指引並不買單,大家更喜歡媒體或網紅的華麗廣告噱頭、誇張療效,好像要維持健康非得要吃原料高檔的膳食補充品,而民眾花了錢卻連吃的營養品有何益處都說不出來,令人啼笑皆非;您不擔心亂吃東西反而對身體有害嗎?

其實營養唾手可得,低糖高纖多喝水、均衡攝取所有食物,並配合適度規律的活動維持良好體態,從生活中減少高風險的習慣自然就能遠離疾病,只要您願意相信自己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若您正想採用特殊食品、療法等方式管控健康,請先參考上述建議,盤點自己的生活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如有需要亦可隨時向專業的醫師、營養師討論,以簡單、單純的飲食與生活模式預防疾病的發生。若發現身體有任何顯著異狀(如非自願性的體重改變、不明原因的疼痛等),應儘快至醫療院所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疾病惡化也是保護個人健康的重要原則,別讓一時的疏忽造成終生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