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閱讀胡適筆記47】演講〈中國之傳統與將來〉的回響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2-05-09 人氣:

【閱讀胡適筆記47】演講〈中國之傳統與將來〉的回響

(全民專欄/陳天授)1960年7月10日,胡適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舉行「中美學術合作會議」的開幕典禮中,以〈中國之傳統與將來〉的發表演說之後,我在閱讀這段期間有關報導,有三篇迴響的文字值得在此記述下來。胡適是在10月22日返抵國門,所以第一篇登出的時間,胡適人還在美國,第二、三篇登出時,胡適已在台灣。

第一篇,是1960年9月9日《徵信新聞》在【嘹望台】專欄的〈反對胡適一宣言〉,內容略述:胡適博士偕同大批學人出國赴會,據聞正在收拾書香,準備九月底闔府返國。頃據外電報導,胡適在美對雷案有所評論,台北方面對此消息之反應如何,尚略需時日始可見端倪;惟令人憶及月前曾有部分知名人士擬發表宣言,駁正胡適在美演講內容;此舉與政治毫無關聯,當時並未引起社會注意,但今後如何發展,則仍有值得留意之價值。

胡適在美演講〈中國之傳統與未來〉譯文在台北發表後,因為其中對佛教之歷史及教義頗多批判,且有「征服、欺詐、謊言、虛構」等字樣,故首先引起佛教人士之反感,乃於月前假善導寺,太虛圖書館邀集同道學人舉行座談會討論,出席者除某佛學研究部分人士外,較知名者尚有師大教授巴壺天、國大代表但衡今、《胡適與國運》作者徐子明、評論家許君武等多人,會中不但對胡適演詞中攻擊佛教各點激烈反擊,並對胡適倡導知新文化運動予以根本否定,認為盲目推翻舊傳統實為致令馬克思邪說得以乘虛而入之根源,據聞座談會曾獲得數項結論,準備由某學術團體正式發表宣言,以示其維護中國文化之立場。為此宣言是否已經發出,至今尚未獲悉。

胡適之為佛學界所不滿,不自今日始,而其考證虛雲和尚年譜一事,更為與台北佛界交惡之近因。至其為維護中國本位文化人士所攻擊,更遠自四十年前即已肇端。學術爭議為促成進步之主要動力,真理愈辯愈明,爭議激烈,毋寧視為好現象之一。所可顧慮者,唯恐其與政治發生牽葛,則不但局外人難做論定,即當事人亦恐不易清醒。胡適本人之政治性與學術性何者為重,外人甚難解答;若有欲與之作學術論辯者,此時此地,頗不相宜,前述宣言如尚未發表,當已稍緩時日為佳,不知主事者以為如何?

第二篇,是1960年10月29日《中華日報》登載,該報記者甘立德在胡適自美返國之後的一週,他訪問了胡適寫的〈胡適談新聞報導〉專文。內容概述:胡適從中美學術會議的成就談到中央研究院的計畫,從雷案談到新聞記者的報導,尤其對於作為一個新聞記者的條件和報導新聞應該注意之點。

胡適回答記者說:「我覺得新聞界的朋友對我都很好,他們有時候把我的話多記一句,或少記一句,或記錯一點,他們並不是故意的,我也無從更正起呀!」胡先生特別舉例說,當他在紐約時,有國內某報社駐美女記者去訪問他,在談話中,他對她說,他對政治從來不感興趣,如果要搞政治的話,還要等到七十歲的年紀才開始搞嗎?但是,這位年輕的女記者後來在報上撰文說,胡先生雖已七十歲了,但却要搞搞政治試試看云。這話與胡先生所講的恰好是一百八十度的相反。胡先生接著說:「這位小朋友七、八年前在國內十,我就認識她,她很好,她這種錯誤是無心的。」

記者請教胡先生,作為一個新聞記者應該具備怎樣條件?胡適提出三個條件:一是要博學多聞,無所不知,知道得越多越好;第二是對人對事要有同情心,不要有偏見;三是要有勇氣報導。他認為這三個條件就是「智仁勇」三達德的表現。同時,胡先生特別指出「正確報導」的重要性。他說:「正確報導是一個記者的起碼條件,一個記者要做到正確報導新聞,才能算及格。胡適說:「我也算是新聞界的一員呀」!

胡適講述早在民國三十年,他擔任駐美大使時,曾應邀參加美國新聞學會年會,並以「中國近代的小冊子新聞事業」為題發表演說。該會特推舉他為名譽會員,並將其演講詞刊於會報中。胡先生說:「我至今還是該會的會員」。

胡適談到中美學術合作會議時,胡先生說,這次會議中,中美學者聚首一堂,充分地發表意見,至為圓滿。與會代表所提出的論文共數十萬字,憲政由華盛頓大學負責整理,至於會議中決定的很多方案,由美方協助我國發展學術研究工作,但尚待美國各基金會捐款資助,大約還要過幾個月之後,才能有點眉目。

最後,胡先生告訴記者說,他留存在美國的書籍以裝成幾大箱,交船運回台灣。當記者結束這次愉快的訪問,從胡先生客廳出來時,看到中央研究院一棟棟的新廈,矗立在青山翠谷之間,掩蓋在藍天白雲之下,記者憶起兩年前的十二月,胡先生六秩晉八華誕的前夕,曾來此訪問,胡先生說,他的職業是哲學,假如他回到二十歲的時候,他要改行做一個科學家,到科學的領域去探險。今年十二月,胡先生將登七秩大壽了,但他的精神仍甚健旺。我們希望這位學人,今後在學術界上,能對國家社會有更輝煌的貢獻。

第三篇,是1960年11月20日《中央日報》登出〈關於中美學術會議胡適提出報告〉,內容計分人文科學等三部分已於日前晉謁總統時提出。詳細文長,我就不在此敘述。

承上述的三篇報導中,我大略可以歸納出在這段的時間裡,胡適率團參加「中美學術合作會議」,凸顯胡適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特別是美方學術團體願意針對會議結論所提的方案,加強雙方的學術合作發展。比較遺憾的是胡適在開幕時發表的〈中國之傳統與未來〉,當其譯文傳到國內時所引發的爭論。這議題甚至延續到1961年11月6日胡適應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主辦的「亞東區科學教育會議」之邀,在台北開幕以〈科學發展所需的社會改革〉的講演,其內容所引發的後續議論,是可以對照做研究的主題。(本文作者現在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