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綜合新聞 > 馬公高中教師張祖德:海上教室獨木舟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資深記者劉志成 時間:2020-01-14 人氣:

馬公高中教師張祖德:海上教室獨木舟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從台北到澎湖,一海之隔,不到一小時的飛行距離,便飛進了另一個世界。20年前,張祖德離開繁華的台北都市生活,成為老師,來到無親無故,沒有網路、報紙要隔天才看得到、想買本書還得飛回台北的澎湖,從一無所缺到處處受限,張祖德卻說,這裡才是他實踐生命價值的沃土。

20年前,這座平靜如湖的島嶼,資訊流通速度緩慢,居民大多從事海上漁業,平時鮮少在家,孩子獨自摸索著長大,生活封閉,各種新觀念、新訊息、新思維,以及對世界的想像,亟需透過一名中介者居間傳遞、教導與分享,而這名中介者,就是老師。

除了資訊取得的限制,更有因恐懼而形成的限制。初來澎湖時,張祖德驚訝的發現,這裡的孩子大多怕水,不敢接近海洋,原因是從事海上高風險工作的家長,嚴格禁止孩子與充滿不確定的海洋親近;而學校也因為害怕承擔親水所帶來的風險,不鼓勵學生學習與從事海洋相關活動,「對海洋缺乏認識,無形中形塑了孩子對海洋的恐懼。」海島子民卻不識海洋之美,不認識家鄉的價值,如何愛家鄉?

幸好,這位從台北城來的老師,樂於敞開雙手擁抱海洋。授課之餘,張祖德沒事就愛往海邊跑,學游泳、學潛水、學浮潛,他將大海教導他的知識匯集起來,在農委會澎湖水族館擔任志工,負責解說導覽、潛水餵魚、科教展示、推廣海洋保育,帶領參訪學生從親近水開始,慢慢接近海,認識海,掙脫限制。

5年前,張祖德所任職的馬公高中,針對新課綱的實施,特別將「獨木舟運動理論與實務」納入海洋教育校本課程,由他負責規劃執行,培訓水域自救與熟練操舟技巧,技巧成熟後,帶領學生迎向海洋,參與各種海洋議題,如,海洋廢棄物污染、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等,同時搭配淨灘、講座、離島參訪等活動,讓學生不只課堂上聽,更實際參與,從做中學,學中做。

張祖德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別人所沒有的特異功能,他希望引導學生掙脫環境所限,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才能,因為生命就像大海,值得去認識、探索與發掘。經過課程訓練,張祖德逐漸看見到學生的轉變,他們開始將關注焦點從自身移開,轉而關心這個世界,思考這樣的課程,對國中、國小生也應該很有幫助,於是,採取行動,自組社團與營隊,帶領國中、小生,親近海洋、認識離島居民與文化、進行水族館導覽、提升環保意識,「學生們在課堂之外,發揮影響力與實踐個人價值,希望憑藉一己之力改變社會現況;而想要改變,就是學習的契機。」

今年甫獲師鐸獎肯定的張祖德,他的工作,使他總是浸泡在海水裡,長期忍受豔陽酷曬與海水酷冷的折磨,耗費龐大體力,辛苦,不在話下,「願意做這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了,」他說,但他仍樂此不疲,因為「只要有一個學生因你而改變,再辛苦,也會吸引你一直做下去。」就像一符快樂的魔咒。突破限制,就能帶來改變。張祖德是老師,他的教室在海洋,他要帶領澎湖孩子,認識海洋、認識家鄉、認識自己,突破限制,從侷限划向無限。

決定到澎湖當老師,出於張祖德骨子裡長久以來對偏鄉弱勢的關懷。

▲決定到澎湖當老師,出於張祖德骨子裡長久以來對偏鄉弱勢的關懷。

張祖德帶領學生從親近水開始,慢慢接近海,認識海,掙脫限制。

▲張祖德帶領學生從親近水開始,慢慢接近海,認識海,掙脫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