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輕軌拼副業多元發展 打造淡海綠色產業鏈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淡海輕軌藍海線通車後,因連通著名觀光景點「漁人碼頭」及有「最靠近海的軌道」特色,吸引大批遊客搭乘,載運量大幅成長,一周平均每日吸引超過2萬人次到訪,此外,因路網環繞新市鎮,加上通勤組搭乘人次增量,也帶動淡海輕軌整體運量。新北捷運公司總經理吳國濟表示,除了本業的公共運輸運量整體有所提昇,淡海輕軌也積極開展副業經濟,目前副業收入佔比將近總收入近五成,新北捷運公司將以現有資源、空間,結合綠能環保概念,創多元副業,打造淡海綠色產業鏈。
新北捷運公司表示,為響應乾淨能源、友善地球及綠色運輸的特性,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計劃,目前與大同集團旗下尚新公司攜手合作於淡海輕軌機廠屋頂建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成為新北第一座光電捷運機廠,此案於2020年併網完成,全區設置容量約1.8MWp,預計每年可發電200萬度電,年減碳量約1056公噸,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3座大安森林公園全年的碳吸附量,約552家戶一年的使用量,也是新北唯一,全台首創,輕軌機廠屋頂型太陽能板最大併網案場。
新北捷運公司總經理吳國濟表示,新北捷運公司將輕軌系統內可再利用的空間與「魚菜共生」廠商一同打造示範場域,增加副業收入,透過科技及自然生態循環以綠能環保的方式所產出的蔬菜及養殖的鱘龍魚及鱸魚等高營養漁獲,未來更希望能與淡水地區當地小農農特產品結合,推出健康、低鈉、高營養價值的特色餐盒,提供給月子中心、餐廳、公司行號及一般民眾購買,透過商轉模式獲取收益,維持營運需求以達到永續發展目標,也帶給民眾魚菜共生及綠色循環等永續農業相關知識,目前正開放合作權益及商業合作可能性。
未來商轉模式確立後,將可擴展推廣到安坑、三鶯、環狀及未來的新北捷運路網,預計有一定規模的受眾及商業規模。
從站體空間到高架墩柱的廣告效益;從維修機廠結合太陽光電到滯洪池打造魚菜共生系統;新北捷運公司結合綠能環保概念,開創多元副業可能性,打造淡海綠色產業鏈。
淡海輕軌通車開創多元副業可能性 ,打造綠色產業鏈。(新北捷運公司提供)
- 全民專欄-02-25- 〔溫州街瑣記02〕蔣經國「吹台青」的本土化政策
- 企業報導-02-25- 「披薩叔叔」助弱勢 嘉市達美樂披薩獎學金邁入
- 產業新聞-02-25- 花蓮縣尋寶智慧站牌領取限量明信片最後一週!
- 兩岸藝文-02-25- 「Old is New-陶瓷再生創新展」 來自鶯歌的研創能
- 政治經濟-02-25- 桃園青年從農輔導計畫成效佳,為農業發展注入
- 頭版新聞-02-25- 柯文哲:解決世代正義和居住正義問題關鍵在財
- 企業報導-02-25- 江南渡假村連續 13 年蟬連觀光局評鑑特優等 身
- 綜合新聞-02-24- 新北三款犇騰環保小提燈 創意玩法陪民眾鬧元宵
- 社會新聞-02-24- 新北牙醫公會捐助警基金 市長警局長致贈感謝狀
- 社會新聞-02-24- 藥頭酒店歇業仍續營業 警逮人查獲大量毒咖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