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產業新聞 > 台大醫院院長黃冠棠「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演講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曾采瑄 時間:2014-01-23 人氣:

台大醫院院長黃冠棠「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演講

台大醫院院長黃冠棠公益演講:沉默器官,小心肝膽健康

(台灣商報新聞)台灣商報及洪鈞培文教基金會上周日邀請台大醫院院長黃冠棠,於國父紀念館主講『肝膽健康、快樂生活』,以其以多年從事肝臟疾病醫療及研究的背景提供經驗分享,民眾獲益良多。黃冠棠是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肝臟內科權威,臨床經驗豐富,對病患很關心,常常住院醫師還沒到病房,他就先前往探視。

人體內最大的器官是肝臟,肝臟它肩負了許多重要的功能,可是在我們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肝病的罹患率也最高。在臺灣,肝膽腸胃病是民眾最常罹患的國民病,藉由健康檢查,得以正確了解自己的消化器官是否正常,因此正確解讀健康檢查結果,顯得格外重要。

台大醫院院長黃冠棠公益演講:沉默器官,小心肝膽健康

肝臟在右下橫隔膜的位置。重量約1.5公斤,它的功能最主要是產生蛋白質、產生抗凝血因子,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肝臟還有產生蛋白質的功能,還有儲藏維生素,我們免的疫球蛋白、許多各種蛋白質都儲藏在肝臟裡面。

我們的肝臟,肩負人體健康的任務,一旦受損而波及功能,就會讓身體的代謝異常,並因而引發肝炎、黃疸、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消化不良、藥物中毒等疾病及嚴重問題。

由于肝臟沒有神經,即使罹患肝病也不會出現疼痛感,肝病的早期也沒有徵狀,罹病者不容易在生病初期被發現。要想保有健康的肝臟,需要定期做肝功能檢查、高危險群應注射肝炎疫苗、不隨便服用人工藥物、不暴飲暴食及飲酒過量、注意飲食衛生、盡量不抽煙、盡量避免攝取加工食品、避免接觸他人的血液、不熬夜及操勞過度。

肝臟它有解毒的功能,分泌很多的膽汁。膽汁它是由肝臟產生,膽汁從肝管倒流回膽囊,人體食物進入胃了以後會有訊息反饋給膽囊,膽囊就會收縮產生膽汁,進入十二指腸,十二指腸再流向小腸、大腸,整個的消化過程,膽汁主要在幫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膽囊切除的人,比較容易腹瀉,因為他的膽汁就是平常不斷的流出來,它沒有經過膽囊的調節,它就不斷流向我們的腸子,所以在吃飯的時候他濃度就沒有特別高,所以會造成消化不良

肝炎通常比較常見的就有三種:一種是酒精性肝炎,一種是藥物性肝炎,一種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就是酒客很容易得到,因為酒精對肝臟是有傷害的,形容是一種燒灼性的傷害。每天喝一小杯的烈酒,十三個月之後,做肝臟切片,就可以發現有肝硬化初期的現象。所以其實酒精它是傷肝的。

事實上肝臟對酒精沒有辦法代謝掉,酒精從哪裡代謝呢,是在血液循環中慢慢的分解掉的,它不是肝臟代謝掉的。人為什麼喝酒會臉紅呢!是因為酒精在人體裡面它會擴張血管,它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擴張血管的物質,所以他會臉紅。這跟我們一般的觀念認為,喝了酒臉紅表示他肝臟能力很好,把酒精代謝掉,但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就是說臉紅不紅跟你的肝臟解毒功能一點關係都沒有。臉紅不紅的關鍵就是人裡面有一個酒精的分解酵素,這個分解酵素是天生帶有的,濃度是天生就決定的,跟遺傳有關,所以有些人爸爸會喝酒,兒子很會喝酒,實際上只是他臉不紅而已,但是對肝臟造成的傷害是一模一樣的。

酒精在我們人體裡面靠我們的身體內酵素慢慢把它分解掉,不是肝臟親自去分解掉,肝臟去分解酒精的時候,事實上是用肝細胞的性命去換酒精,去分解酒精,我們知道雖然肝臟有再生的功能,但是肝細胞一旦壞死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纖維細胞,纖維母細胞,纖維母細胞就會讓肝臟硬化,肝硬化的部份是沒有辦法行再生功能,只要肝臟一旦硬化了它其實沒有辦法再生,肝臟切掉可以再生,但是硬化的部份不容易再生。

肝發炎時,患者的GOT與GPT會先升高,接著膽紅素才升高、患者出現黃疸;當患者進入恢復期,GOT與GPT會先下降,接著膽紅素才下降、黃疸消失。至於肝硬化的患者,當肝機能惡化而無法負擔身體需要時,膽紅素可能會一直降不到正常範圍。

囊結石是膽囊超音波最常見的病灶,超音波下可見一個白亮病灶,有時後面還會拖一個暗色尾巴,猶如一顆彗星。根據研究,家族中有膽結石病史、膽固醇過高、肥胖、多次懷孕的婦女、中年婦女、嗜高膽固醇食物、嗜油膩食物、嗜甜食的人較容易罹患膽結石。

在治療方面,國人膽結石的膽固醇含量低,用超音波擊碎或藥物溶解目前都不實際。建議有反覆膽石絞痛、急性膽囊炎發作的患者,應安排手術治療,目前有75%的患者都能用腹腔鏡手術切除,又快又方便。

膽囊息肉可能是黏膜增生、腺瘤、膽固醇息肉或發炎性息肉,另有極少數是惡性病灶。超音波下看起來像黏在膽囊壁上的一塊息肉,而絕大部分患者沒有症狀。

那些膽囊息肉有潛在性的危險,那些又需要動手術切除膽囊?若是有症狀的膽囊息肉,無論大小,一律建議手術切除;若是無症狀的膽囊息肉,直徑大於一公分者,切除較為安全,而直徑小於一公分的病灶,須細心觀察追蹤,若有併發症或症狀,也應接受手術。隔六個月到一年後,可做超音波檢查,觀察其變化,若兩、三年後均無變化,則可慢慢減少檢查次數。預防膽囊息肉並無絕對的方法,但基本上還是以避免高膽固醇飲食與補充足夠水分為佳。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103年公益演講洪鈞培文教基金會103年公益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