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產業新聞 >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演講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曾采瑄 時間:2014-03-05 人氣: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演講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演講:媒體亂象,台灣歷經的奇幻漂流

(台灣商報新聞)台灣媒體亂象經常是國人詬病的事物之一。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及台灣商報二月十五日於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邀請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主講『多元文化社會進步』,林董事長以其多年從事新聞與傳播及媒體經營實務的背景談多元文化,聽眾獲益良多。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表示,台灣地理位置的特別,形成多元文化,從政治解嚴、國會全面改選、政黨輪替、兩岸開放這些時代動盪中,台灣如同「奇幻漂流」般的大起大落。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公益演講:媒體亂象,台灣歷經的奇幻漂流

1989年報禁解除,政治、社會、經濟等領域,無不產生急遽的變化,報紙增張,隨之電子媒體開放,媒體生態丕變。在此環境下,台灣社會猶如掙脫束縛的飛馬,媒體生態朝向自由開放方向發展。1990年廣播、電視台有線無線的開放,更是媒體亂象的開始。

解嚴後的媒體可用「多」、「亂」兩字形容,尤其這兩年經濟不景氣,媒體經營普遍困難,媒體專業自主只能對市場巨靈俯首稱臣,新聞廣告化的現象更日趨嚴重。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表示,台灣電視台多事其他世界大國無法比擬的,這也是亂象的來源。媒體多,乃是意見自由市場的正常現象,因為媒體多,因此即使各媒體自有立場,也無礙於新聞和言論的多元呈現,可以互相平衡,公平競爭,提供廣大閱聽人資訊選擇權利。

報禁解除,曾給過台灣社會和媒體這樣的機會,建立一個多元的、開放的、不帶偏見的公共領域。遺憾的是,台灣的媒體雖多,今天的台灣媒體亂象確實是給人一個極為負面的印象,這些媒體只炒短線、只重腥膻,一切以利益為導向,沒有有意義和深度的國際新聞,對台灣政經情勢與未來發展也缺乏深入的分析與報導,一個偶發事件、一件藝人打架可以連篇累牘的報道一個星期,再加上那些全知全能的所謂名嘴,亂象就此而來。

在西方,大家把媒體視為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所謂第四權,扮演監督政府,展現民意的正面功能,理想不可不說崇高,過去的實證經驗也顯示,許多媒體確實也發揮了作用,當年紐約時報報道反越戰新聞,華盛頓郵報批露水門事件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在這全民皆是媒體人、都能爆料的時代,或許有些事件如假油、食安等問題媒體發揮其監督責任。

但如今的台灣只見到負面、失衡的報道與評論,正向的消息幾如鳳毛麟角,大家只專注爭取自己的一群小眾閱聽群眾,而置社會的整體利益於不顧,政府官員和某些政策固然有值得批評檢討之處,但每天照三餐的惡意指責,再聰明的人也給罵傻了,終致全臺上下大家都像得了失心瘋似的,難怪有人要說台灣的媒體是社會的三大亂源之一。

另外,網路新媒體時代來臨,民眾藉由網路或去更加即時的訊息,但深度與考證的報導越趨減少,林聖芬說,1988年開始的教改,其實要負很大的責任。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論是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堪稱台灣教育史上變動最劇烈的階段。由於教改牽涉層面相當廣,因此不斷為社會各界所廣泛討論,且因爭議頗多,實施至今各界給予不一的評價。

教改體制僵化,無法達成社會要求是最受爭議點之一。尤其是學生升學壓力無法紓解:家長及學生為了擠進理想的學校還是會設法競爭,補習歪風仍然存在,甚至有部分家長因為要讓孩子在甄試第二關脫穎而出,就把孩子送進各類的才藝班,學生在原有的課業外,又增加了很多的負擔,升學壓力不減反增。就長期而言,培養一些僅會"考試"、"不食人間煙火"、"見識不廣"、"人文素養不夠"、"不思考"的僵化人才,台灣媒體與文化就此更邁向空洞的漩渦中。

以經濟層面來說,台灣不可避免捲入全球化的浪潮中,產業空洞化、外移、以科技取代勞工,加上大陸磁吸效應,從依賴轉換為競爭關係,「錢」的利益問題,諸如廣告費、經營管理費用等,都是讓現在媒體越來越難生存的關鍵因素。

也因此,電視台必須依靠收視率、新聞必須符合腥羶色才能吸引廣大的越聽眾,台灣的人文素養、媒體經營利益、整體全球化等結構性問題,都讓媒體亂象成為一個無解的問題。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認為,政府的角色相當重要,媒體的失職、失能與無行也要靠媒體自律及閱聽人的自覺,台灣仍是擁有精緻化的優勢,但是仍然必須靠所有大眾包括政府的努力與整合。

胡適曾說:「寬容比自由更重要。」台灣媒體以新聞自由為名,行「製造新聞」之實,收視率所帶來的利益取代了新聞真相。林聖芬最後建議,政府如何做出適當的配套措施來監督媒體,讓媒體負起應負的新聞責任。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103年公益演講洪鈞培文教基金會103年公益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