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產業新聞 > 茶改場製茶工藝119年 永續創新多元研發量能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明宗 時間:2022-05-30 人氣:

茶改場製茶工藝119年 永續創新多元研發量能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廿八日舉行創立一一九年慶,主任委員陳吉仲、桃園縣長鄭文燦都到場祝賀,未來將持續致力台灣茶創新升級,推動國產茶溯源制度而繼續努力。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創立於1903年,迄今已有119年的歷史,除楊梅總場外,先後設立魚池分場、文山分場、台東分場及凍頂工作站,服務全台茶農及輔導茶產業發展,並以「在地化、科技化、國際化」策略,肩負起台灣茶葉品種改良、製茶技術改進及茶文化的推廣教育等任務,該場扮演著研發先驅與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角色,為台灣唯一的茶產業研究專責機構。

主委陳吉仲指出,去 (110) 年底茶改場完成「茶飲創新中心」揭牌,正式對外啟動「飲茶轉型茶飲」的多元發展,同時組成產官學策略聯盟團隊,攜手民間業者共同合作,以國產茶葉、咖啡及草本飲料作物為基底,結合國內具特色的蔬果農產品,進行配方調製及新茶飲產製技術開發,並建置學習訓練之專業場域,提供青農及業者實際操作,以促進茶葉及相關農產品多元加工利用,開創台灣茶產業新里程碑。

同時積極推動二項重要政策,包括:台灣茶分類分級系統TAGs制度與茶葉產地鑑別技術,可有效遏止不肖業者企圖以低價進口茶混充販售以牟取暴利,並可讓消費者充分瞭解台灣茶品質風味特性,提升消費者對我國茶品消費信賴與安心,未來更可拓展通路行銷國際,提高台灣特色茶知名度與經濟價值。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說,該場近年來致力於科技研發及產業輔導,朝「創新、多元」提升研發量能,並自民國100年起,拓展研究領域至咖啡及飲料作物。

此次場慶的活動受限疫情因素縮小規模,但精心策劃多項主題來展示成果,包括介紹蔬果粉多元化產品及茶葉產地鑑別技術、茶飲現調體驗、國產咖啡與特色香草搭配之複方飲品及展示多種茶園專用省工電動農機與製茶專用之電動束包機與電動擠壓機等。

此外,亦續對台灣茶產業發展有功人士予以公開表揚,今年計遴選4位茶產業貢獻獎得主包括康賜福、高肇昫、姜肇宣及黃世裕;及資深茶師劉中仕、陳源德,表彰他們對茶產業貢獻足為典範。

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表示,藉由場慶的精彩展出內容,一方面讓參與民眾深刻體驗各類台灣茶的特色,更能瞭解近年來茶改場所有研發同仁的努力成果,也讓大家都能感受到茶改場持續致力於提供消費者國產、安全及分級明確的台灣茶,並引領台灣茶迎向國際化的茶飲世代,開創台茶新契機。另最受全國民眾喜愛的茶樹商品名命名活動~台茶25號,為台灣第一個紫芽茶樹品種,具耐病蟲害及耐逆境特性,同時滿足業者及消費者對追求產品多樣性及飲茶時求新求變需求,可謂是兼具「農業生產」、「園藝綠化」及「食品加工原料」等多元用途之茶樹新品種。經票選活動正式命名為「紫韻」,具有「紫氣東來 青山藏韻」意義,將於取得品種權後技轉推廣。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