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社會新聞 > 國道整合平面道路避免連續假日大塞車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劉志成 時間:2015-04-17 人氣:

國道整合平面道路避免連續假日大塞車

(台灣TB新聞網)這次清明連假,再讓駕駛人體會國道五號塞車的慘況,交通部長陳建宇節前許諾「台北到羅東九十分鐘」,成為民眾批判的重點。

每到假期,歷任交通部長都會帶頭,喊出「台北到高雄六小時」或「台北到宜蘭九十分鐘」這類口頭承諾,但最後都因民眾實際上路塞爆,而頻頻被打臉跳票,這種承諾不僅與民眾實際感受脫節,更讓高速公路局在國道下游祭出嚴格管制措施,只顧承諾不跳票,不顧匝道大塞車,不僅民眾沒有感受交通管制帶來的便利,還害平面道路也遭殃。

交通部長的宣示,除了展現魄力,也是為了要讓民眾在假期有感於行的方便,但交通部轄下的高速公路局為了努力達成政策,只能採用更嚴格的管制,將車輛全部管制在交流道下方,反正平面道路怎麼塞都不是高公局的責任,只要走國道時,能符合交通部長官承諾就好。

但民眾一旦開車上路,哪會區分平面道路還是國道呢?掐緊前後兩端的結果,是造成民眾得花更多時間在交流道上排隊,國道順暢能節省的時間全都浪費掉了,想掉頭走替代道路,又因卡在交流道上而不能,進退兩難,難怪會塞出一肚子火,交通部看上(國五)不看下(平面道路),實在讓用路人氣結。

平心而論,馬政府執政已接近尾聲,行政院長毛治國曾任交通部長多年,內閣團隊又有不少出身於交通界,竟連假期塞車這種芝麻小事都未能處理好,人民怎能在有限執政時間,期望毛內閣提出有感的施政政策。

當前駕駛人對於道路訊息的掌握,一是來自警察廣播電台的路況轉播,部分資訊也還算即時,問題在於不夠完整;另一則是1968行動軟體,但過於簡單、不實用,更要命的是未能整合平面道路的訊息,導致駕駛人欠缺資訊,如同盲人摸象,誤入車陣中,自討沒趣。

「解鈴還須繫鈴人」,道路擁擠肇因於駕駛人對堵車資訊的不瞭解,或掌握的資訊過時或錯誤,解決之道自然是如何讓駕駛人提前知悉道路車流訊息,避免誤入塞車路段,毛治國院長最近射出「科技三箭:大數據、資料開放、與群眾外包,可以運用到這個案例上。

首先,建議交通部將國道車輛監視系統與eTag資料予以公布,號召全國賢達之士針對這些資訊加以系統分析,希望能為駕駛人提供有用、有感與有價值的資訊,並予以視覺化、即時化與細緻化,讓駕駛人可以隨時查詢,以掌握最新交通資訊,從而做出適當的駕駛決定。

應該提供何資訊給駕駛人?交通部長未來應公布兩項數據,一是平面道路及國道行駛整體時間,二是國道主線行駛時間,並建議公布「塞車機率」,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應該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交通部身為道路交通主管機關,應該提供從平面道路經國道到達目的地的真實行駛時間,並與各地方政府橫向聯繫,合作進行有效的交通管制,而不是抱著「離開國道就不關我的事」的心態,交通部若只顧國道主線順暢,是為德不卒,更是中央官員不知地方痛苦的傲慢。

尤其是國道五號雪山隧道性質特殊,不但長且雙向各自有兩線車道,沒有路肩,道路容量不足,車流量又大,「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條件下,逢休假日就塞已成常態。

高公局該在意的,不是執著「在國道到底花了幾分鐘」,而是用心去感受小老百姓困在車陣中,動彈不得的種種無奈和心酸,高公局不能只在乎有沒有管好國道,卻未把平面道路擁塞當「自家的事」,應以交通專業協助地方,努力縮短行車時間,用路人才能真正有感。

因此,今後交通部須與地方政府合作,在國道交流道與各地方政府旅遊景點重要路口,裝置感測技術,並與自動化、資通訊技術結合,形成一個以大數據為主的智慧交通系統,以避免連續假日的大塞車。

國道整合平面道路避免連續假日大塞車

▲國道整合平面道路避免連續假日大塞車

標籤:社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