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頭版新聞 > 解析新加坡執政黨為何大勝原因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劉志成 時間:2015-09-28 人氣:

解析新加坡執政黨為何大勝原因


新加坡國會大選 執政黨大獲全勝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劉志成)新加坡九月十一日舉行一九六五年獨立之後,也是「建國總理」李光耀今年三月過世之後最重要的國會大選,選前氣勢如虹的在野陣營開高走低,總理李顯龍率領的人民行動黨,一掃上屆大選六成得票率歷史新低的陰霾,以百分之六十九‧八六得票率獲得大勝,讓許多觀察家跌破眼鏡直呼意外。新加坡執政的人民行動黨拿下八十九席中的八十三席,得票率近七成,比上屆高出近十個百分點,選前人氣甚旺的工人黨未能將網路聲勢轉換為選票,得票率百分之十二‧四八,拿下六席,工人黨僅守住阿裕尼集選區和后港單選區,但仍是國會最大反對黨,其他小黨全軍覆沒。

身兼人民行動黨秘書長的總理李顯龍召開記者會,感謝選民的支持,並表示這次大選是一個分水嶺,新加坡正處於轉捩點,新加坡才熱烈慶祝完金禧年國慶,要朝下一個金禧年前進,很高興這次大選能獲選民強有力的付託,要繼續與人民一同合作,打造更美好的新加坡。

新加坡在國會大選前,對執政黨的批判鋪天蓋地,而投票結果卻未反映這種輿論氛圍,而近年來東南亞地區興起的反對運動,也沒對新加坡產生影響,令人好奇原因為何?

事實上,這次大選除了與人民行動黨,策略性的提前大選有關外,還有深層的原因,那就是由於選舉正值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大慶之後不久,加上建國總理李光耀剛去世,人民對李光耀的懷念及對開國歷史的回顧,某種程度提升了執政黨的統治正當性。

雖然反對黨的選舉造勢極富人氣,但選民對反對黨是否具有同樣的執政能力,尚存疑慮。有研究指出,在威權國家轉型時期,新興反對政黨的出現,有助於加強對執政黨的監督,迫使執政黨不斷反思自己的政策,甚至引進反對黨的主張,從而產生公共政策的政黨趨同現象,這在社會福利、經濟發展等領域,尤為明顯。

新加坡也同樣如此,上一屆超低得票率,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更謹慎小心,對移民大量引進、房地產價格上漲等,都做出具體回應。對高度理性的新加坡選民來說,十分願意讓反對黨扮演監督、鞭策執政黨的角色,但估計有很多選民還沒有準備好讓反對黨掌權。

新加坡與台灣不同,新加坡沒有嚴重的國家認同問題,雖然內部存在不同族群,但彼此沒有太大的分歧,集選區制度更保證候選人中,至少一人為少數族裔,從而避免反對黨藉操作族群議題,來動員選民,因而選舉的主軸,只能放在政策議題上,這對反對黨來說比較處於劣勢。不過,這不也意味著反對黨就沒有挑戰的可能性,既然選民懷疑的是反對黨的執政能力問題,那麼反對黨就應該在此問題上入手,逐步讓選民感受到反對黨同樣具備行政能力,而在過去四年,恰恰是工人黨在其勝選的集選區內,出現市鎮財務問題,這也讓人民行動黨有了批判的施力點。

另外,這次大選工人黨引入了大量律師、企業高管等菁英人士,與過去的草根形象相悖離,某種程度上也削弱了優勢;換句話說,包括工人黨在內的反對黨,應該堅持自己的特色,在鞏固既有支持群體的基礎上,再圖謀開拓新的支持基礎,與此同時,在既有的範圍內展現施政能力,並在施政過程中培養人才,進而逐步贏得選民信任,才是反對黨可長可久的策略。

新加坡工人黨主席林瑞蓮,選前特別提到「快樂」,希望選民透過選票向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表達,人民希望快樂生活的重要性,但投票結果顯示,新加坡人繼續快樂地把「財富」和「幸福」畫上等號,林瑞蓮提出的「快樂」,新加坡人不覺得是重要。

新加坡大選前一周,馬來西亞發動反政府示威抗議,前總理馬哈迪要求現任總理納吉下台,一海之隔的新加坡看到鄰國動亂,心理因素反映在手中選票,台商形容,這是馬哈迪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助選,新加坡並沒有變天,新加坡還是新加坡。

解析新加坡執政黨為何大勝原因

▲解析新加坡執政黨為何大勝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