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泰國醫藥產業展望
(台灣TB新聞網)Krungsri銀行「泰國2021-2023產業展望報告」表示,2020年概況泰國製藥業側重於下游生產,通常將進口原料藥(active ingredients)製成學名藥(generic drugs)。大約90%的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2020年由於擔心感染COVID-19及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措施,泰國及外國患者就診的次數減少,抑制對藥品的需求。
預計2020年全年微幅成長2.0-3.0%。2020年前9個月,由於COVID-19大流行及對止痛藥、消炎藥與退燒藥的需求增加,使得國內藥品市場銷售額同比成長1.6%。然而,出口額同比卻下滑0.4%至98億泰銖,其中對菲律賓、寮國、香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出口額(合計占出口總額的24.3%)同比萎縮11.0%,但對越南、緬甸及日本(合計占出口總額的61.3%)的出口額同比增長5.2%。
由於藥丸與膠囊(止痛藥、消炎藥及退燒藥)的產量增加,使得藥品總產量按年成長6.8%。進口量同比小幅下降2.7%,但進口值同比上升6.1%至430億泰銖。來自德國(占藥品進口總額的14%)及印度(占進口總額的8.6%)的進口額分別同比增加3.9%及9.9%,主因為價格上漲所致;但以數量而言,從該等國家的進口量卻減少。
另一方面,自中國大陸進口藥品(占總進口的2.8%)的數量及金額分別同比成長19.7%及11.5%,其中大部分為原料藥,用於生產止痛藥及退燒藥。2021-2023年展望預計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將以每年3.5-4.5%的速度成長,此係由於需求增加所致,原因包括:(i)泰國罹患疾病的人數逐漸上升,特別是需要使用昂貴進口藥物治療的慢性非傳染病患者,以及泰國社會的高齡化;(ii)將政府醫療保險擴大到全民,致使藥品支出增加;(iii)來自國外的病患在2020年急劇減少後,將開始返回泰國醫院;(iv)發生COVID-19大流行後,人們對個人健康的擔憂日益增加。
此外,出口也將增加,特別是東協地區對泰國加入GMP PIC/S計畫後對該國製造的藥品充滿信心。但是,競爭也可能在以下幾方面加劇:(i)自印度及中國大陸大量進口廉價藥品;(ii)新的(尤其是海外)參與者進入國內市場,例如日本公司,該等公司在泰國生產後回銷其母國,並進軍CLMV(即柬埔寨、寮國、緬甸及越南)等國家的市場;(iii)在其他經濟領域的泰國企業擴展到製藥業。
此外,生產成本由於下列原因也將上升:(i)需要升級設備以滿足GMP PIC/S標準;(ii)由於COVID-19疫情造成化學品價格上漲的效應,導致進口藥品及原料藥的價格較高。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 地方新聞-05-16- 新北STEAM跨域整合型人才培育 授證42位夢想推手種
- 政治經濟-05-16- 111年度「Cool English X趨勢科技-英語資安達人活動
- 課程活動-05-16- 「2022黑客松 技職盃全國大賽」總決賽
- 頭版新聞-05-16- 2022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開放報名 總獎金80萬 「料
- 綜合新聞-05-16- 國際家庭日 新住民姊妹用瑜珈找到安定力量
- 產業新聞-05-16- 台東富豪旅遊盃汽車動態秀暨嘉年華會21日登場
- 全民專欄-05-16- 【閱讀胡適筆記48】胡適論新詩
- 兩岸藝文-05-13- 富基漁港化做時尚藝廊 輔大展出海洋時尚美學
- 產業新聞-05-13- 新北搶攻5G國際商機 招募參加日本移動通訊展廠
- 社會新聞-05-13- 新北校園防疫專案辦公室Online! 用專業堅守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