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原民文化學習場域 激發學習動機傳承民族文化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教育部國教署自109年起辦理「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鼓勵學校提出以課程發展為基礎的計畫,將課程結合場域,讓教學與學習發揮加乘效應,同時加入部落耆老的傳統智慧,使民族知識及文化持續保留與傳承,藉此提升學生學習意願,並增加自我文化的認同感,為校園環境注入原住民族傳統風貌,提供學校師生原住民族文化學習空間。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111年度已完成計畫的核定,共計有10校參與,其中曾獲「原住民重點學校新校園運動計畫」第一級績優學校的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為了建構更完整的部落學校及串聯學校空間,申請建置採石場教學場域、文化課程教學場域及部落生命之河,期待達成「部落有教室,學習無界限」的理念。南投縣仁愛國小預計打造泰雅獵寮(behing),做為民族教育戶外課程教學場域,除了在施作前將由授課教師帶領學生至基地解說,讓學生能預先在腦海中構思整體校園的藍圖,整個施作過程也將搭配文化課程,將原住民族史地、工藝及生活等面向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學習相關的建築、歌謠、美食。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境教空間有助於活化校園,讓學校的功能從傳授知識延伸到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學校」對部落而言是重要的場所,透過部落居民及學校間相互討論取得共識後,進行空間的營造後,讓原住民族文化價值不斷傳承。未來將持續補助並輔導更多學校加入文化學習場域營造的行列,以更發揚原住民族文化之美。
打造原民文化學習場域 激發學習動機傳承民族文化
- 綜合新聞-12-12- 台北市育達高中餐飲管理科邀請飯店主廚,為同
- 綜合新聞-12-12- 萬興永續故事屋 響應台灣閱讀節
- 綜合新聞-12-12- 深耕原教‧連結世界 113年全國大專校院原資中心
- 綜合新聞-12-12- 接軌國際SDGs趨勢 教育部推動全民運動風潮
- 綜合新聞-12-12- 龍安小手大力量,SDGs串起永續夢想
- 地方新聞-12-12- 新北元旦升旗健走 救援小英雄波力現身嗨翻新
- 地方新聞-12-12- 新北深澳漁港大改造動土 預計115年完工
- 地方新聞-12-12- 新北出口拓銷團啟動 徵20家企業借德國工業展進
- 地方新聞-12-12- 新北施工機具標章發放稱冠 防治空污護藍天成效
- 地方新聞-12-12- 新北捷運與全家便利商店聯手 打造全新軌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