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鳳珠防疫有方 藝術就在生活裡
【TB新聞網】明年前進竹東辦畫展前,藝術家池上鳳珠在外雙溪住家山路前,行禪放輕鬆,提起、往上、往前、放下,眼睛自然下垂看前方1米處,雙手相握放在走,按著心念緩慢移動,覺察環境、看到、聽到、聞到⋯⋯。用心對待,叫得出一草一木的名字,晨曦夕照都來打個照面,互相陪伴。
晚上出門慢跑,觀察夜行昆蟲鐵線蟲與螳螂的共生關係,生態的知識,令人感到天地厚愛。
一切,原來不增不減,不垢也不淨的「師法大自然」,這是池上鳳珠與生俱來的慧哲靈氣藝術,當大疫來襲,這句話就更落實在周而復始的防疫生活中。她說,「我願以自然為師,當一個信守約定的人。」
池上鳳珠自繪瓷盤,擺盤技巧讓防疫生活的餐桌更美麗。外雙溪的山邊水涯,信手拈來就是當下的驚艷,儀式感回歸於生活的實踐,她靜心體察四季變化,碗盤錯落的讓顏色紋樣明暗深淺有層次,再為餐桌插ㄧ瓶花,感受四季變化。
法國藝評家秀拉格拉Paloma CHANG 形容鳳珠的作品,流露自然主義的和諧,「如絲質般的卵石,勾纏花藻植物,還有玻璃與木雕的結合,身形被拉長的木質人像及長頸獸雕,玻璃罩中曲捲著微小生物,獨特的運載非洲圖騰的情緒,融入跨文化的體驗,是一貫對質材的輕盈駕馭,」在瘋狂的世界中,平緩而靜。
她跳脫框架表現出飛散、繁衍、律動集結的圖騰,卻又保有纖細的察覺與精準的理性梳理。水是生命的載體,風是自然的起源,鳳珠將之轉化為青花瓷上的自然紋樣,在藍色的基調上飾以花卉線條及流動紋路,勾繪或暈染、揮灑青色於白瓷,輔與鎏白金妝點,追溯為對生命的崇敬和禮讚。
水晶礦中的鐵、金沙、鈦、銅等微量金屬也令鳳珠萬分著迷,變調中流露和諧,不經意的突變充滿爆炸性。壓克力加不透明水彩,嘗試抹掉壓克力生硬的邊,以心靈泉源構築獨有既優雅、又犀利的美學觀點。
- 頭版新聞-10-01- 教育部114年公費留學考試10月4日登場
- 產業新聞-10-01- 創新農業技術推動有機栽培 落實ESG跨域合作 農
- 名人演講-10-01- 立法委員王育敏:社會福利‧福國利民
- 天機神算子-10-01- 今彩539 → 32、34
- 兩岸藝文-09-30- 《非.常文物:你可能不知道的史博典藏》特展
- 企業報導-09-30- 創睿能源正式進軍充電樁市場 攜手慧鴻能源共建
- 政治經濟-09-30- 交通部航港局召開114年廉政會報並表揚廉潔楷模
- 地方新聞-09-30- 盧特尼克:台美應在晶片製造上「五五分」曾獻
- 綜合新聞-09-30- 全國自然科學研討會新北登場 三峽國中×鶯歌陶
- 綜合新聞-09-30- 新北勇奪地理奧林匹亞佳績 展現高中生探究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