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時藝術 擁有一具纖薄的身體 新銳藝術家 彭思錡個展
(台灣TB新聞網/記者茱茱)潮時藝術以持續關注的台灣「新銳藝術家」的腳步,今年邀請藝術家彭思錡以《擁有一具纖薄的身體》為題,於 4 月 15 日至 5 月 6 日在台北潮時藝術舉辦個展。
( 圖 / 潮時藝術提供 )
彭思錡 1995 年生於台灣桃園,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目前就讀美術創作研究所。創作養分來自東方的書畫、裝裱修復及工藝精神,作品多以複合媒材、空間裝置呈現,曾獲 2022 年「世安美學獎」 造型藝術類,第 26 屆「南瀛獎」空間與複合媒體類類別獎,逐步在藝術創作領域中嶄露頭角。
( 圖 / 潮時藝術提供 )
勾回那一絲絲古老的氣息
迷戀舊時質地的思錡,是從水墨創作開始,也是這樣的因緣際會,讓她有機會能跟著洪順興老師學習書畫的修復裝裱。修復與裝裱,它是一項科學的執行,又是得刻意隱藏蹤跡的行為,最終為要成全作品與作者的時刻。對思錡來說,一次次繁複而屏氣凝神的細節,都是在喚醒她對傳統與歷史的敬意,也在過程中學習到,原來每一個狀況、判斷、動作,都有它專屬的命名:空鼓、揭除、命紙、全色... 等,是這些如此嚴謹的步驟所建構起龐大的系統,才得以在當今與過往千年擁有交流的可能。
( 圖 / 潮時藝術提供 )
而這樣的體悟及養成,使得她在往後的創作裡都種下了「傳承」的特質。所謂的「傳承」,在精神性上是指――充滿著「對時間的敬意」以及「對文明的景仰」,若賦予有形的描述,便是那些經由歲月洗禮而遺留的痕跡,以及東方文化中繁冗優美的智慧,讓出身於八零年代的她,選擇逆流而上,試圖勾回那一絲絲古老的氣息。
肉身的衰敗與精神的甦醒
彭思錡近期作品以極為纖薄的葉片造形陶瓷作品令觀者印象深刻,他以書畫的媒材經驗帶入陶瓷創作,藉由過去書畫與修復經驗與延伸,反思萬物的消長與重生。她著迷於每天往返工作室路途中與她天天相遇的構樹與血桐落葉,並連結此二種造紙原料的葉片與熟悉的書畫用紙為造型語彙,表現出獨特且新穎的書畫形式,探索東方藝術表現的多重可能性。
( 圖 / 潮時藝術提供 )
細看這些葉片,會發現彼此的造型如此迥異,卻都擁有著葉緣蜿蜒及不完美的殘缺,它們被封存在將要凋零的身軀裡。而這軀體短暫又脆弱的瞬間,又被化作堅毅而永恆般的存在。這正是生命中最成熟的時刻,兩股矛盾的力量――肉身的衰敗與精神的甦醒,在這張力之間,成了它們迷人的模樣。
擁有一具纖薄的身體 | 彭思錡個展 Possessing a Vulnerable Body | PENG Si Qi Solo Exhibition
▍展期:2023/4/15 – 5/6
▍開幕:4/15 (週六) 下午 3:00-6:00
▍藝術家創作分享:4/14 週五晚上 7:00-8:30
▍地點:潮時藝術 磺溪空間 (台北市士林區磺溪街 25 號)
▍展覽專頁:https://lin-ling.com/%E5%BD%AD%E6%80%9D%E9%8C%A1
- 企業報導-10-01- 2025年ITF台北國際旅展開跑
- 政治經濟-10-01- 114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實務工作坊暨學校推
- 地方新聞-10-01- 鏟子超人在校園 復興高中足球隊 前進花蓮光復鄉
- 綜合新聞-10-01- 育達高中參與2025 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
- 綜合新聞-10-01- 泰北國小部教師節敬師活動-敬師、謝師、愛師
- 地方新聞-10-01- 泰北教師節敬師活動-桂馨敬師‧芬芳永存
- 綜合新聞-10-01- 泰北榮耀,再創佳績–泰北國際雙語學校國小部
- 綜合新聞-10-01- 女力資安雙捷報 西松高中勇奪全國賽雙項第三
- 兩岸藝文-10-01- 建成國中X台北當代藝術館《漂流地圖》特展登
- 綜合新聞-10-01- 打造跨域學校新場域,景美女中綜合大樓新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