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教室到情緒桌遊!13篇創新教學研究論文獲獎 引領師資培育新趨勢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114年度教育部「領域教材教法研究學術論文獎勵」頒獎典禮,今(22)日上午結合「師培主管聯席會議」同步舉行,由教育部長鄭英耀親自頒發13篇卓越研究論文,為師資培育注入嶄新能量。
今年獲獎論文中,4篇榮獲特優、6篇獲優等、3篇獲佳作,涵蓋數學、自然科學、科技、語文、社會、藝術、幼教與特教等多元領域,其中AI導入教學或虛擬教室與VR課程等,均展現跨域與數位融合的教育趨勢。「領域教材教法人才培育計畫」自113年推動以來,分為「臨床教學實踐研究」與「教材教法研究學術論文獎勵」兩大計畫,鼓勵博士生、博士後研究員、師培大學教師及中小學現職教師等,針對幼兒園至高中的教材與教法進行創新研究,並發表於教育專業期刊。
鄭部長於頒獎時肯定得獎學者們的努力,本次得獎論文更深刻呼應了當前教育的兩大趨勢:數位創新與跨域統整,無論是探討AI導入教學或VR與課程結合、文化深耕、桌遊融入社會情緒學習,乃至於雙語自然教材的開發,每一篇都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未來的教師蓄積了數位力、創新力與專業力,這些研究兼具「學術創新」與「實務價值」,不僅推進教材教法的專業發展,更實際回饋教學現場,讓未來的教師能以更全面、更靈活的方式引導學習。
13篇論文精彩亮點包括:國立清華大學林勇吉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張玉山特聘教授,打造虛擬教學平台與VR課程,讓師資生能在「卡通教室」裡歷練覺察力、激盪創意;國立屏東大學徐偉民特聘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謝淑敏教授透過數學探究模式,引導學生從挑戰問題到推理解題,支持準教師培養靈活的課堂應變力;另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林靜雯教授設計雙語科學模組,融合概念構圖與視覺化策略,讓科學知識與語言學習相互加乘;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袁媛教授、蘇苑瑜助理教授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洪麗卿助理教授則從課室觀察、圖形表徵研究到公民社會課程統整,提出縮短課綱與實務落差的具體方案;藝術與語文領域的研究部分,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黃永和教授以跨域統整、合作學習與閱讀角色分工,創造貼近生活的學習場景;國立屏東大學謝妃涵副教授更把「情緒熱氣球」桌遊搬進課堂,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情緒表達與同理心;台北市立大學柯雅齡助理教授則運用二循環PBL,幫助特教領域師資生在真實案例中融會理論與實務。以上成果不僅展現未來教師靈活運用數位工具的能力,更強調跨越學科界限與全人關懷,值得注意的是,13篇獲獎論文中,有8篇由副教授以下新銳研究者發表,展現中青世代學術能量的全面迸發。
教育部期盼透過本計畫,持續鼓勵更多師資培育大學相關學者投入領域教材教法研究,深化教材教法的研究廣度與深度,創造出多元豐富的創新教學模式,進而提升整體教學品質。
- 課程活動-10-22-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114年10至12月公益講座
- 綜合新聞-10-22- VR教室到情緒桌遊!13篇創新教學研究論文獲獎
- 地方新聞-10-22- 開平餐飲「樂齡學堂」烘焙課程熱烈展開 青銀
- 綜合新聞-10-22- 運動無礙,笑容無限—北特學生快樂踢出自信心
- 頭版新聞-10-22- 新北投資技職八年12億 締造教育部評鑑「8連霸」
- 社會新聞-10-22- 新北多元防災日 鄉親樓頂揪樓腳 「廉」核防災逗
- 美食天地-10-22- 榮獲2025「亞太50大比薩」No.2當代比薩大師 台北喜
- 課程活動-10-22-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2》系列第十場公益講座資訊
- 天機神算子-10-22- 今彩539 → 14、36
- 名人演講-10-22- 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三高防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