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石門首推出「客底意識擾動」計畫 推動客家族群認同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三芝區與石門區成功舉辦了首度的「新北濱海客家帶客底意識擾動與文化活動計畫」,以深入探索與發展客家文化為主題,積極促進在地社區對客家族群認同的覺察與理解。活動自今年7月起啟動,通過一系列的參與式工作坊與田野調查,讓居民從日常生活的互動中發掘並重新認識屬於他們的客家文化。
此次活動以「客底意識擾動」為主題,旨在透過擾動與培力過程,引導北海岸地區居民對客家文化的深入了解。自7月開始,客家事務局便與當地文史工作者密切合作,開設課程與工作坊,探索民眾對客家文化的想像,並從地方的信仰、傳統及產業故事中,逐步找回客家文化的根源。這些活動不僅是文化傳承,也在當地社區中播下了認同客家文化的種子。
隨著活動進展,10月起,參與民眾開始透過產業遊程和在地學校的共識會議,深入了解當地的客家信仰與文化特色。三芝區的水口民主公王廟和石門區的乾華十八王公廟成為此次活動的重要站點。兩位廟會主委在活動中明確表達對客家身份的認同,紛紛指出自己是客家人,這樣的族群認同為活動注入了更多的情感與共鳴。
在這些文化活動的推動下,居民也對現代的客家文化逐步產生共鳴,尤其是當地返鄉的年輕客家人,藉由自身的產業背景連結起過去的客家故事。例如,石門的一良茶屋老闆謝宜良分享了他祖父與阿祖間使用詔安客語交流的記憶,以及與其他茶區農民交流的歷史經驗,這樣的故事深刻反映了當地的客家根基。
為進一步深化文化傳承,11月11日,三芝故事屋舉行了「山海客文化季-三石壘壘開幕活動」,活動現場吸引了多位政府及地方貴賓參與,包括新北市客家事務局局長林素琴、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及三芝區區長賴小萍等人。活動中,民眾透過製作客家米食及展示客家文化成果,深入體驗並展現客家人的好客精神。此外,活動現場還設有攤位展示,呈現出自7月以來的「客底意識擾動」成果,包括三芝江家圓窗故事、水口民主公王祭祀輪值傳統、十八王公的練家故事以及石門草里最北的客家茶農等,都成為未來推動客底文化的基石。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表示,未來將繼續與中央政府合作,並將三芝及石門區內的重要客家姓氏與聚落作為重點,透過工作坊、田野調查等方式,讓民眾從探索族群文化的課程規劃中,更加認識與認同客家文化。這些努力不僅有助於文化的傳承,也將成為連結當地社區發展及觀光產業的重要基礎,預計在未來將客家文化與北海岸地區的觀光旅遊、地方創生結合,實現文化與經濟的雙重發展。

- 企業報導-09-15- 「雀巢1000天營養計畫」深耕在地十年 獲亞太及台
- 社會新聞-09-15- 「人權教室」從心開始 新泰國中教師研習 讓尊重
- 美食天地-09-14- 2025大正町藝術祭 消費滿500元贈條通卡 優惠至1
- 企業報導-09-13- 條通商圈9/13封街 「大人味微醺派對」狂歡 品串
- 地方新聞-09-12- 霹靂小組拂曉攻堅破門 新北刑大查獲業賭場逮
- 地方新聞-09-12- 總統杯慢速壘球賽落幕 新北消防擊敗北市警局奪
- 地方新聞-09-12- 新北義民祭首納性平亮點 瘋家皇后遊行跨界對話
- 地方新聞-09-12- 財劃法25年未修釀失衡 新北國民黨團批民進黨執
- 地方新聞-09-12- 首屆「潮月新莊」9/27 登場 新北廟街、新月廣場
- 綜合新聞-09-12- 台北市13校共襄盛舉!廣達游於藝巡迴展「生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