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門藝術中心於2024年初,推出鄭建昌「云云胸豁」個展
(台灣TB新聞網/記者茱茱)天、地、人、靈,以及與宇宙運行,始終是鄭建昌長期思索、關注及創作的主縱軸線,他從觀察人之生命始源論起,持續地思索人類生命,反思歷史人文,相信萬物有靈,生死有其輪迴,遵循生息與共的三合一循環倫常,與土地共生存,祈神明護土佑民,將此胸懷注入創作之中。
鄭建昌以個人平視的角度,描繪出人、土地、山形等元素,以,清晰輪廓人為象徵性的隱喻,人型大面積的色相形緣,溫和對比的色彩,去除立體感的扁平,以二至三個色調呈現色相,塗暈構出人像造型的內在心理,詮釋他個人對台灣文化的表意和深層的生命思考,將心靈與胸豁投射出更純粹的自我察覺。
身為基督徒的鄭建昌,1956出生於嘉義,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當時處於台灣意識主體性抬頭的時代,他從對都市文明的反思為起點,也以宗教為精神、心靈的外放擴張,將人類的自然本體原神,也就是生命的原初、元神,融合入心理學說中的潛意識、意識與超意識,將宗教囊括入內,在作品中呈現出三合一的融合轉化。
鄭建昌擅長以超越比例的龐大人像為他此次展覽作品的譜寫形式,給予觀者視覺上的衝擊,令人不得不敬虔以對。人像,也充分表達他意念中的台灣先民與土地、天、地、靈合體的形象。細觀人像,其樸拙、偏長、充滿線紋的面容,表情溫和,修長眉毛下的垂目,眼神時而如展現對人世間關懷的柔和,時而堅毅地直視未來。長直的鼻樑,杏仁形的眼,上下眼瞼幾乎相同的弧線,在山丘型臉部肌肉所牽動出的表情,呈現出與天地人靈合一的不言而諭的精神。
多年來,鄭建昌始終內觀生命裹層,外觀世界,反觀現代文明周遭的進程,反思生命與社會推移的進程,在一波波的動盪中,無聲溫和地表達:
我的存在是一個本位 我的存在也是存在的對位
渺渺存在的我亦大亦 但是我存在於這個社會
看似渺小更也孤獨 但是回復自我存在的空間
如果自我是自信的 自我是清楚的
一種唯我獨大的存在感 也會似有似無自然的產生

展期|2024.1.02-2.29
開幕茶會|2024.1.14 15:00
座談會|2024.1.27 15:00 鄭建昌X蕭瓊瑞
- 綜合新聞-04-02- 2025新北童樂節開跑!創意課程×親子活動×兒童優
- 企業報導-04-02- 遠東生技爾清寧獲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創新獎」
- 綜合新聞-04-02- 緬甸328強震 靈鷲山緊急馳援送暖災區 緊急救援行
- 名人演講-04-02-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許金川:肝臟健康‧快
- 地方新聞-04-01- 月薪28K免經驗 新北青年局暑期工讀計畫4月開放申
- 地方新聞-04-01- 從海岸到海底保育成績亮眼 新北公私協力守護海
- 地方新聞-04-01- 清明連假遊北海岸 吃花枝、賞綠石槽 還能抽好
- 地方新聞-04-01- 新北4月推17場資源回收兌換 地球日邀民眾響應綠
- 兩岸藝文-04-01- 「NCA時尚秀」從博物館走上伸展台! 史博館館長
- 地方新聞-04-01- 「2025河海音樂季」徵原創 新北邀全球音樂人開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