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兩岸藝文新聞 > 透過物件累積與再生 日本雕塑家 - 佐久間飛鳥把報紙變成流動風景雕塑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茱茱 時間:2025-04-18 人氣:

透過物件累積與再生 日本雕塑家 - 佐久間飛鳥把報紙變成流動風景雕塑

(台灣TB新聞網/記者茱茱)多納藝術此次與日本小慕畫廊 (Gallery Kogure) 合作,於本周六(04.19)至5月25日期間,於位於華山文創園區的多納華山館,展出日本雕塑家 - 佐久間飛鳥 Asuka Sakuma超過20件紙雕作品。多納藝術負責人陳如鈊本身也是一個金融專家及資深藏家,多年前收藏過佐久間飛鳥的數件中大型紙雕,對其作品印象深刻。

佐久間飛鳥於1972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學士、碩士及博士,除於藝術大學任教外,並經常於亞洲區各地藝博會及美術館多次展出。相較於其他雕塑家,佐久間飛鳥的創作主要是選擇新聞報紙作為媒材。因報紙是一種極度密集的信息載體,記錄當下社會、經濟、文化等資訊的載體,她每天閱讀送到家中的報紙,不過當一天過去,報紙便只剩下紙張的形式,記錄著無法重來的一天的資訊,被輕易地丟棄。想到這點,佐久間決定每天將閱讀過的報紙捲起來,將報紙塑造成流水風景般的形態,表達關於自己所處社會的信息律動。
圖 /紙間風景系列 Etude 2023-09
 

以新聞報紙為媒材,創造紙間風景

閱讀報紙是一直以來人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行為。報紙能夠以簡潔清晰的方式,承載大量資訊,至於如何閱讀、從何處開始閱讀,則完全取決於個人選擇。然而,報紙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讀物。她從不丟棄每天閱讀的報紙,這些報紙成為「創作的媒材」。她將累積的報紙裁剪成帶狀,層層堆疊並纏繞,塑造成物件,這些紙帶構成「生活=時間」的流動,時而如湧動的潮流,時而凝聚成漩渦,在這個無限循環中逐漸成形。她僅使用報紙、剪刀與膠水——無論大小,這些工具始終存在於她的「環境=空間」之中。她認為,創作本身就是這種延續的狀態,所有作品皆未完成,只要仍擁有它們,就會持續創作,這是一生都不會停止的過程。
圖 /LINE_ALBUM_紙間風景
 

利用日常用品的再生循環,呈現社會信息流動的風景

創作是佐久間飛鳥生命的印證。她遵循著既人文又近乎臨床的準則,不斷累積並賦予作品新生命。除了報紙,她還累積了使用過的茶包、書法練習的和紙、收據、襪子、考試批改過的試卷,以及超市生鮮食品的標籤。這些日常物件經過長期累積,轉化為平面、立體雕塑或裝置藝術。就像不斷變化的水與空氣,這些作品時而流動,時而凝滯,再次循環。
圖 /LINE_ALBUM_紙間風景-展場
 
而觀者在面對這些作品時,會產生多層次的聯想對空間、社會、細胞、身體、疾病、宗教,甚至內在的心理世界,彷彿這些作品是反映觀者內心的鏡子。這些持續累積的藝術形式,激發出觀者潛意識中的情感,讓他們與作品展開一場無聲的對話。

紙間風景|佐久間飛鳥雕塑展

展期:04/19 (六) ~05/25/2025 (日) 上午11點至下午7點
地點:多納藝術華山館 (免費入場)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一號 (華山文創園區 紅磚區西7-2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