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國際博物館日起跑 展現博物館文化科技成果 文化部長李遠:鼓勵年輕人走進博物館
(台灣TB新聞網/記者茱茱)為迎接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部今(14)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舉辦記者會,展現台灣各博物館的核心價值與多元魅力。文化部長李遠、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暨國立歷史博物館長洪世佑、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余佩瑾、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蔡政良及各博物館代表等貴賓出席,歡慶並宣布全臺各縣市博物館推出多項精彩優惠及串聯科技的體驗活動,聚焦科技應用於博物館體驗的無限可能,邀請民眾走進博物館,一起「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

為回應ICOM主題,文化部特別於今日以「博物館與科技應用體驗」為主軸,展示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等9所博物館,推出VR(虛擬實境)與實境解謎、數位遊戲等博物館結合青年力量及應用創新科技的成果,期盼邀請民眾走入各館,親身體驗各博物館透過科技與沉浸式技術的應用,將博物館典藏結合主題知識,轉化為容易接觸與理解的展示內容。

「原來許多我認為沒價值的東西在博物館卻充滿價值,所以這一年我也捐了很多包含我父親及自己的東西給博物館」。李遠說,他從小就喜歡到博物館,可說是隨著博物館長大的,從博物館裡感受到許多的幸福感,博物館收藏著人類集體的文明及智慧,「走進博物館能找到活著的意義」。

李遠也說,「百大文化基地」近期已公布入選名單,各基地也開始持續推出主題特色的文化走讀路線,在博物館日時,文化部所屬博物館也率先響應,由位於臺北城南的史博館在5月23日、29日首發「城南串串.文青咖甜蜜」路線,以牯嶺街小劇場、紀州庵文學森林兩處文化基地鄰近特色景點規劃走讀路線,希望讓大家在散步行旅中發現臺北城的歷史變遷。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暨國立歷史博物館長洪世佑表示,今年518博物館日主題之下含有3個子題,期盼博物館應與社區增加多元互動,讓「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再生;也期待博物館作為「青年參與」公共議題及創意實踐的場域;同時,面對科技衝擊,博物館應該要應用「數位科技」做文化保存,讓營運績效更好。

各項518博物館日活動資訊請參考「博物之島」網站(https://museums.moc.gov.tw/MuseumDay)或「518國際博物館日」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518museumday)。
- 天機神算子-06-13- 今彩539 → 12、16
- 頭版新聞-06-13- 小校不孤單!新北打造偏鄉教育大聯盟
- 綜合新聞-06-12- 大學申請入學傳捷報!延平中學累計30人錄取醫科
- 綜合新聞-06-12- 體育署推動運動科技場域實證 開啟智慧運動新篇
- 企業報導-06-12- 新北智慧醫療再升級 精俐生醫研發中心啟用
- 綜合新聞-06-12- 大學申請入學放榜! 新北1,105名學子錄取國立大
- 綜合新聞-06-12- 114年度全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暨業務科科長第1次
- 政治經濟-06-12- 侯友宜2030願景遭質疑 市議員批缺乏具體作為施
- 政治經濟-06-12- 新北文化發展卡關 議員痛批「新美學願景」淪
- 頭版新聞-06-12- 新北警察節表揚百名績優警 市府投入5億強化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