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兩岸藝文新聞 > 采泥藝術│水水·然然 ——許雨仁、鄧卜君、董承濂、吳少英聯展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茱茱 時間:2025-08-11 人氣:

采泥藝術│水水·然然 ——許雨仁、鄧卜君、董承濂、吳少英聯展

(台灣TB新聞網/記者楊茱茱)炎炎夏日,采泥藝術誠摯邀請您走進展場,感受水的自在與流動,展開一場橫跨東方哲思與當代美學的藝術旅程。由許雨仁、鄧卜君、董承濂、吳少英四位藝術家共同參與的聯展《水水.然然 Liquid Poise: The Ease of Impermanence》於 8 月 9 日(六)至 9 月 14 日在采泥藝術登場。

圖 /鄧卜君作品(采泥藝術提供)
 
在東方哲學與美學中,「水」不僅僅是自然物質,更是東方藝術創作的媒介與精神語彙。其「空間性」體現了虛實相生、無中生有的審美哲思。這種空間觀深受佛學「緣起性空」與道家「無」的影響,強調「無形」與「無常」—正因其無形,才能入萬象、適萬器。這種柔而通、無而在的特質,使水成為東方空間觀中「無界」、「不定」、「生成」的象徵。

圖 /許雨仁作品(采泥藝術提供)
 
時間如同流水,無常不息,難以停駐。《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言道出人世無常、萬象虛幻,正與水的無定形、不執著的特性相呼應。水無執,故能自在,這正是東方空間哲學所追求的體悟與超脫。
圖 /吳少英作品(采泥藝術提供)
 
《水水.然然》呈現許雨仁、鄧卜君、吳少英、董承濂四位藝術家的作品,涵蓋當代水墨、複合媒材與裝置藝術。展覽不僅展現了水的流動性與變化性,更映照藝術家悠閒自若、從容不迫的人生態度。這種人生觀在許雨仁和鄧卜君所開拓的水墨語境中尤為鮮明——他們的作品兼具感知深度與空間張力,展現出當代語彙中的詩性美學。其中型態獨特、趣味各異的視覺風格則進一步突顯藝術家在創作中的瀟灑與玩心。相對地,吳少英與董承濂結合行為繪畫的實驗性實踐與裝置藝術形式,將「水」的流動具象化為可感的空間實體。他們的作品充滿時間性與延展性,構築出如夢似幻的感官場域,開展出水的另一種感性存在。

圖 /董承濂作品(采泥藝術提供)
 
透過四位藝術家各自的藝術實踐與突破,回應當代水墨如何跨越形式邊界、超越繪畫本體,並重新審視「水」在東方哲思中的象徵意涵。同時探索水墨中的空間性、時間性與行為性,邀請觀者進入一處無聲、無形、無盡的境界。在這個由過去、現在與未來交織而成的異質性空間中,開啟一場穿梭於神遊空間與現實空間之間的跨時空旅程——一個可觀、可遊、可思、亦可居的形而上場域,讓觀者在無形的空間中自由地進行心靈探索、體驗多維感知中的無限可能。

采泥藝術展覽丨水水 · 然然

藝術家丨許雨仁、鄧卜君、董承濂、吳少英
展期|2025.08.09 – 09.14(週一公休)
地點|采泥藝術(台北市大直敬業一路128巷48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