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江西一廬陵文化行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劉鍾)「這裡的文風實在是太濃厚了,讓我想到中學時期在課本上看到的那些古代名人,彷彿歷史與現實產生了一種連接。」來自台灣旺旺中國時報的記者吳泓勳在參觀完吉安中國進士文化園後如是說。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16日,兩岸媒體廬陵文化江西行活動在南宋著名文學家楊萬里的故鄉、廬陵文化發源地江西省吉安市正式啟動。十餘位兩岸媒體記者將在五天的時間裡,參訪吉安的八個縣市區,深度感知陶瓷文化、書院文化、禪宗文化、青銅文化、科舉文化等廬陵文化的深厚魅力。
吉安市位於江西省中西部,自古人傑地靈,文化發達,民風淳厚,素有「江南望郡」、「金廬陵」之稱。這裡孕育了以「追求一流、堅守氣節」為精髓,以「放眼天下、崇文重教、傳揚家風、團結拼搏、忠義報國」為行為特質的廬陵文化,從唐宋至明清,吉安科舉進士近3000名,狀元、榜眼、探花52位。
在吉水縣楊萬里詩畫小鎮,兩岸媒體人一邊聆聽講解員的講解,一邊用手中的相機記錄自己看到的美麗風景。
祖籍吉安的台灣自媒體人龍世煒告訴記者,雖然她這些年經常回家探親,但此行卻是她第一次深入瞭解家鄉的歷史文化。
「我覺得楊萬里故里的保護和還原工作做得很好,對楊萬里的一生也介紹得非常詳細,讓我可以快速瞭解整個歷史和背後的故事。我為家鄉有過如此優秀的人物感到自豪和驕傲。」龍世煒說。
楊萬里是吉安市吉水縣人,南宋著名文學家、理學家,被譽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他的詩自成一家,獨具風格,形成對後世影響頗大的誠齋體。楊萬里提倡的「正心誠意」之學、「終身厲清直」之操、精忠報國之志,是吉安廬陵文化、江西贛鄱文化的寶貴財富。
龍世煒說,她對接下來的行程特別是參觀文天祥紀念館感到非常期待,因為當初建設文天祥紀念館時,她的父親和爺爺都有捐款。「我覺得這也是身在台灣的我和故鄉吉安的一個特殊連接。」
吳泓勳也表示,他很期待在後續的行程中能前往羊獅慕景區、吉州窯以及白鷺洲書院參觀,特別是吉州窯,他覺得陶瓷文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
江西省台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舉辦本次媒體行,旨在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促進贛台兩地文化交流與融合;凝聚共識,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增強兩岸民眾的歷史認同感、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認同感。
「從2017年開始,我們先後組織台灣媒體連續舉辦了采風江西客家文化、古代書院文化、禪宗文化、道教文化、海昏侯出土文物西漢文化、堪輿文化、臨川文化等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動,以及島內外廣泛的宣傳報導,進一步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 綜合新聞-10-22- 教育部頒獎表揚大專校院媒合工班支援災後復建
- 綜合新聞-10-22- 濱江實中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締結新加坡義順中學
- 社會新聞-10-22- 豪雨襲新北汐止長青路坍方 市府工務局搶修恢
- 頭版新聞-10-22- 2025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暨全國計算機會
- 社會新聞-10-22- 台中疑爆非洲豬瘟 新北啟動全面稽查及禁止廚餘
- 產業新聞-10-22- 鄭英耀部長領航教師教育新願景—推動多元創新
- 頭版新聞-10-22- 台中傳疑似非洲豬瘟 新北議會民進黨團籲加強防
- 兩岸藝文-10-22-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113年度學員
- 社會新聞-10-22- 教育部嚴格把關食安與營養 學校午餐安心上桌
- 頭版新聞-10-22- 宏匯年底簽約投資86億 打造新莊複合型轉運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