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產業新聞 > 鄭英耀部長領航教師教育新願景—推動多元創新、厚植師資培育新能量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資深記者劉志成 時間:2025-10-22 人氣:

鄭英耀部長領航教師教育新願景—推動多元創新、厚植師資培育新能量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教育部今(22)日舉行「114年度師資培育之大學主管聯席會議」第二日議程,由教育部鄭英耀部長親臨致詞並以「師資培育多元創新模式」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提出我國師資培育的創新方向,勉勵各師培大學共同建構具前瞻視野與實踐力的教師教育新典範,厚植師資新能量,攜手開創教育新願景。

鄭部長首先對這次會議的歷史意義進行回顧,提及自己在兼任教育學程主任期間,亦曾參與過類似活動,雖當時場地不如今日舒適,但共同在西子灣的沙灘上放天燈,創造了難忘的共同記憶與經驗。部長表示,人存在個別差異是最美之處,教育的本質在於「看見每一個孩子的獨特」,師資培育不只是資格訓練,而是陪伴生命的發展。教育部推動的師培政策,期使每位師資生都能成為具備專業力與人文關懷的教育者。教育部自113至114年投入2億6,640萬元推動第4期「精進師資素質及特色發展計畫」,協助39所師培大學強化教學實務、跨域創新及偏鄉合作。另自今(114)年8月起調高公費生生活津貼及專業成長費,每年增額7.2萬元,約1,000人受惠;並提高實習獎助學金,協助師資生專注於教育實踐。

部長指出,在AI創新革新且變動並存的時代,教育者需要培育問問題的人才,並有創新的師培模式。部長分享前天與科技界人士對話時所受到的衝擊性啟示,想像因為AI導入讓愛因斯坦這些專家或天才成為每個學習者的助理景象,部長期望藉由科技的力量,讓台灣的人才與貢獻能夠在世界上被看見。

面對環境衝擊,部長認為,我們急需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建構一個包容多樣性與多元的師資培育新典範,分享可能的師資培育多元創新作法:如師培大學可以鼓勵師資生通過本土語文中級及外國語文中高級能力檢定、大學專業能量與區域高中職分享,教授到高中職開課共同關照不同類型學校,另公費生可規劃以「整班」培養,名額改由中央儲備等,部長強調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專業有所承諾,對學生有所幫助。

部長也期盼各地方政府能夠訂定相關機制,提供教師獎金,以激勵教師士氣。最後,部長請各師培大學能夠思考不同的師資培育模式,期勉全國師培夥伴持續以教育熱忱與專業實踐,攜手打造具韌性與創新的教育新時代。演講後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方德隆教授擔任與談代表,與現場與會者進行交流討論,激盪多元觀點。

此外,會議並舉行114年度教育部「領域教材教法人才培育計畫論文獎勵」頒獎典禮,由鄭部長親自頒發13篇優秀研究成果,以表彰在教材教法研究領域具創新貢獻的學者。該計畫自去年啟動以來,鼓勵青年學者投入師資培育研究,促進教學實踐與學術創新融合,展現台灣師資教育研究的創新能量。

本次會議為期兩日,由國立嘉義大學承辦,邀集49所師培大學代表參與,議題涵蓋AI教育應用、融合教育、USR實踐及偏鄉師資培養等面向,各師培大學代表熱情參與交流互動。閉幕式中,交接信物係由國立嘉義大學林翰謙校長親自設計,並由國立嘉義大學黃月純副校長交接給信物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陳明飛校長,正式宣布115年度會議將移師彰化舉辦,象徵師資培育工作持續傳承與精進,象徵師培夥伴之專業傳承與持續精進。

教育部表示,《師資培育法》自83年公布施行以來,三十年來台灣師資培育從一元、計畫制的師範教育,邁向多元、儲備甄選制的師資培育,奠定了今日教育品質與教師專業的基石。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各師資培育大學的夥伴關係,透過制度創新與多元合作,完善師資培育與職涯支持體系,培養具創新力、專業力與韌性的教師群體,共同打造兼具未來力與幸福感的教育環境,讓教育成為下一代最堅實的力量。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