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07〕閱讀丘念台筆記(七)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1-10 人氣:

〔安齋三談07〕閱讀丘念台筆記(七)

(全民專欄/陳天授)台灣煤業企業家李建興,日治台灣時期推動皇民化政策期間,由於採取不積極配合的行動,遂成為總督府眼中釘,導致1940年5月27日發生「瑞芳事件」(又稱為五二七事件)。總督府以「通謀支那」、密圖叛亂等罪嫌將李建興與諸兄弟、職員數百人逮捕。李建興被列為第一被告,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戰後李建興仍繼續經營煤礦,並經由丘念台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同年李建興被派任為瑞芳鎮鎮長。1967年1月23日,李建興在〈敬悼丘念台先生〉曾特別提到:

三十五年四月,建興方承乏瑞芳鎮長職務。某日,忽接先生來函,擬於月之二十二日來瑞芳拜訪,並考察民情云云。時台灣光復不久,而建興又孤陋寡聞,乍睹函尾署名「丘念台」三字,不由大感愕然,因此時尚不知「丘念台」為何許人也。幸鎮公所內有人道出先生來歷,方如先生為中央派來巡視台灣之監察委員,且門第顯赫,為本省先賢丘逢甲先生之哲嗣。惟彼此地位懸殊,何勞枉駕拜訪?若謂考察民情,以瑞芳蕞爾小鎮,居民僅六萬餘人,亦不值一顧。心中雖感狐疑,但仍然飭屬準備,佇候光臨。

屆期,果見先生翩然蒞止,當發動民眾列隊歡迎外,並就本省光復以後應興應革諸務提供政見,當蒙先生允轉當局參酌採行。其後便請先生巡視瑞芳一角,藉以考察民情,而先生之意,似不在此,只就日據時代所發生之「五二七」事件殷殷垂詢不已。按「五二七」事件,為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日本軍閥以建興「通謀祖國」危害日本為由,將建興弟兄五人,以及親故職工數百人悉予拘捕,投諸黑獄,濫施酷刑,先後慘死獄中,達七十二人,建興雖倖免於死,而三弟建炎,長婿黃奕淮竟以身殉,建興等陷獄五年,直至台灣光復方慶更生。先生獲悉事件原委後,對建興慰勉有加,引為同志,並以最大熱忱介紹建興加入中國國民黨,建興之獲交先生,即肇基於此,實為意料所不及者。

李建興在〈敬悼丘念台先生〉還記述,當年他與丘念台等人組成「台灣光復致敬團」的情形:

先生〔按:指丘念台〕鑒於台灣被日本統治五十年,雖然慶獲光復,而因與祖國隔離過久,不免有生疏隔膜之處,為使台人瞭解祖國,熱愛祖國,特發起組織台灣光復致敬團,參加致敬團人士,共有十五人,除建興外,均為省內知名人士。迨致敬團成立推舉先生為團長時,而先生謙辭不就,並稱詡林獻堂先生年高德劭,擔任團長,最為適宜,其實,舍先生外,亦確以林先生最孚人望。團長一席,遂由林先生擔任。

致敬團抵達南京後,由於先生在中樞深得各方重視,再加以熱心奔走,四處聯絡,是以上自元首,次至各院部會首長,致敬團悉能一一覲見,並深獲禮遇。此外,赴上海,赴西安,只要致敬團行蹤所至,無不深受當地首長歡迎,且予隆重款待,追源溯本,先生之功實不可沒!

至陝西目的,為謁祭黃帝陵寢,祗以萑苻不靖,道途梗阻,僅及耀縣即中止前進。蒙當地縣長就近擇地築台,致敬團即趨台遙祭黃陵,方了心願。在遙祭時,因團長林獻堂先生為能同來,先生主張就團員中年齒較長者推舉一人主祭,適建興年齒較長,遂被推舉,亦異數也。

這次參加臺灣光復致敬團的團員,除了林獻堂、丘念台、李建興等三人之外,還包括林叔桓、鐘番、黃朝清、姜振驤、張吉甫、葉榮鐘、陳逸松、林為恭、陳炘、陳宰衡、李德松、林憲等15人。其中丘念台為顧問,陳宰衡、李德松、林憲等三人為秘書。

1947年2月28日,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該團員中的陳炘被抓死亡。林獻堂擔任台灣省議會參議員,後來在參議長的選舉未獲國民黨提名,與議長寶座失之交臂。1949年9月,林獻堂以治療頭部暈眩為由,離開台灣,寓居日本。1956年9月8日,林獻堂病逝於東京。

李建興在〈敬悼丘念台先生〉一文中也提到1954年監察院副院長的選舉,李建興指出:

四十三年一月七日,監察院劉副院長病逝,其繼任人選,大都屬意先生,不但如此,監察委員中熱心為先生活動提名者,更大有人在。某日,有數委員過訪,欲建興以台省人立場晉謁陳副總統,蓋陳副總統為黨中副總裁,而此項提名,例須先經黨方通過。及建興謁見陳副總統陳述意見時,陳副總統因對先生早有深刻認識,言談之下,以為副院長一席,由先生接替,人地兩宜,同意力予支助,期使成為事實。迨後晤見先生談及此事,孰知先生始而面現愕容,終又嗔怪建興多事,因先生不但無此意圖,亦根本無此興趣。建興深知先生對任何事情一作決定,再如何勸說,亦屬徒勞,因此再謁陳副總統,請其作罷。由此可見先生之敝屣尊榮,與陶靖節堪稱殊途同歸。

李建興在〈敬悼丘念台先生〉一文中,還特別為丘逢甲過去被批評的事情作了解釋:

尚憶曩時曾聞人言,謂先生尊翁〔按:指丘逢甲〕兵敗離台時,曾將藩庫餉銀若干萬兩携走,須知逢甲先生既非藩司,又屬兵敗倉惶逃走,又有何神通携此鉅額餉銀?且銀兩非同鈔票,數額逾萬,若欲搬運,非興師動眾不可,在兵荒馬亂之際,仗外人搬運銀兩恐不及啟行,已發生殺人劫財慘禍矣,足證此說無稽。其實,以先生之習於寒素,粗糲自甘,一切謠言,可不攻自破。

李建興〈敬悼丘念台先生〉的文末附錄了〈輓詩〉與〈輓聯〉各一:輓詩是這樣寫的:

慟哭念台好弟兄。不貪財富不貪名。

論齡比我差三歲。話舊與君過五更。

方見臨行朝北闕。詎知此去逝東京。

雖然身死神猶在。呵護王師致太平。

輓聯是這樣寫的:

二十年前容我放言談政見

三更夜裡感公執筆賦鷄鳴

承上述,我們可以瞭解李建興對丘念台的崇敬,和他們兩人的交情。李建興在丘念台過世之後,還特別編有《丘念台先生紀念集》一書。(作者現在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