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期照顧 患者在哪裡 中醫師就在那裡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3日舉行國醫節慶祝大會,理事長柯富揚指出,持續推動中醫遠端長期照顧計畫,與AI整合的醫療照顧模式,將是未來趨勢;達成患者在哪裡、中醫師就在那裡的目標。
針對中醫是好厝邊,全聯會也召開記者會,會中由中醫師就中醫居家醫療現況與未來展望做說明;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研究統計,台灣於2018年已成為高齡社會,預估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即85歲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10.3%)。面對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的嚴峻挑戰,以及逐年增加的長期照顧需求。
據統計,我國高齡者門診醫療使用年平均就診次數為26.7次,又該就診族群37.2%會開立一種以上之慢性用藥(平均4.59種慢性病用藥),其中使用五種以上之多重用藥比例高達41.59%,而8.39%之個案更使用多達十種以上之藥物,該年度之醫療費用部分,該族群佔當年度之35.16%,其中門診部分為31.09%、急診為33.06%。
中醫師全聯會秘書長蔡三郎表示,中醫具備預防醫學、精準醫學等特性,恰好可以發揮「簡、便、驗、廉」的優勢,從而提供個人、居家、社區乃至住宿式照顧等多元且連續性的醫療服務,並可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服務體系,讓長照需求者擁有多元性、可近性、持續性及符合實際需求的健康照護服務,因此,長照居家找中醫,養身治病都得宜,是民眾的最佳選擇。
中醫師全聯會副秘書長陳博淵表示,開發遠端長期照顧作業平台,讓照顧者可即時反映受照顧者的身體變化,並將個案資料,如舌診、脈診、病灶等相關數據及影像按時上傳至雲端資料庫,如有異常變化時,社區中醫師即可前往訪視診察;自一0八年起,開始執行居家計畫至今,每年服務人次可謂逐年的增多,顯見效果卓著,但仍有更大發展空間,未來能夠讓更多民眾知道,加以利用。
馬偕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王宏銘說,長期照顧服務下的中醫輸送計畫,讓門診醫療、復健服務與日間照顧無縫接軌,讓中醫師將專業醫療帶入居家,並結合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的資源進行媒合機制;並且發展具中醫特色之養護服務,規劃將具中醫特色的養護服務納入長期照顧保險;目前在許多教學醫院西醫急診室,已有中醫師共同參與會診,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相當好,值得加以推廣實施。
中醫全聯會推動長照居家找中醫,養身治病都得宜
- 地方新聞-10-20- 2025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客家風格快閃活動 10/1
- 地方新聞-10-20- 世界統計日新北農業數據透明化 發布年報助農
- 地方新聞-10-20- 企業捐贈250萬消防設備 強化新北救災能量
- 地方新聞-10-20- 捷運三鶯線進度達95% 侯友宜視察拚年底完工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消防局6名教官赴東京研修 強化救災技術國際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攜手緯穎永續基金會 產官學研跨域合作復育
- 綜合新聞-10-20- 全國唯一高中創業挑戰賽決賽登場 虛擬募資實
- 綜合新聞-10-20- 2025台灣科普環島列車10周年 新北引領AI科普教育
- 綜合新聞-10-20- 國教署持續推動菸檳防制教育 強化電子煙與「喪
- 綜合新聞-10-20- 職業安全增能強化 守護校園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