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為中心! 「教保服務機構輔導計畫」促進特色課程發展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幼兒教育主要以孩子為中心,以孩子的生活經驗及在地文化環境為學習主軸,各教保服務機構可依其教育理念發展學習內容與多元的課程取向(例如:單元、主題、方案、華德福、蒙式…等),以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與生活習慣,讓其適齡適性及均衡發展。為提升教保服務品質,教育部國民及學前署每年辦理「教保服務機構輔導計畫」,鼓勵各機構參與並透過專家入園輔導方式,協助各機構提升專業知能、發展特色課程。
以華德福課程模式為例,111學年度參與輔導計畫的新竹市華德福非營利幼兒園注重身心靈平衡發展的全人教育,強調幼兒應親近自然,重視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與內在的學習節奏,並鼓勵孩子應用藝術性的語言與肢體來表達所思、所想與感受;基隆市信義非營利幼兒園則是將華德福教育融入現有的課程模式中,園長蔡惠玲表示,華德福的教育理念讓學習環境充斥著自然的光線與素材,更重要是改變了師生互動的方式,老師不需要指令,只要透過吟唱,孩子就可以跟著歌聲進行接下來的活動,讓師生與環境處於溫柔及平衡的狀態。
曾參加輔導計畫的台北市立南海實驗幼兒園,將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的理念融入方案課程中,重視孩子實際參與學習歷程,鼓勵孩子透過覺察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進一步思考可行的解決方法,並試驗檢視問題的循環歷程進行探究與學習。孩子在正向環境中練習傾聽與表達,學習面對困難、欣賞自己和肯定自己;老師也在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會思考、能表達、有感受與勇於挑戰的個體的過程中,逐步實踐課綱的精神。
以主題及學習區課程為主的新竹市陽光非營利幼兒園園長洪翠青指出,課程發展需要長時間的研究、經營與淬鍊,而輔導計畫的專家入園輔導機制,的確能從理解、支持與協助的角度幫助幼兒園渡過課程發展與轉型時的瓶頸。該園結合逐年累積的專業知能,期待能發展結合自然、美感及在地文化的特色課程,以校園的自然環境為學習素材,以孩子的五感經驗為核心,讓孩子應用五感在環境中探索、觀察與經驗,並鼓勵孩子應用五感詮釋、表達與呈現,實現美感教育的核心素養。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推動輔導計畫,除協助各機構正常化教學、提升教保服務品質外,也支持各機構多元發展,建構特色課程,並期透由自發性申請入園輔導的機制,引發現場實務工作者自主的學習增能與成長,共同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
( 圖 / 基隆市信義非營利幼兒園的師生互動良好)
- 綜合新聞-05-13- 歡迎青年學子踴躍報名「114年教育部歐盟獎學金
- 綜合新聞-05-13- 114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開始徵件
- 綜合新聞-05-13- 全國首例!新北輔導私校永續經營 開明工商轉型
- 兩岸藝文-05-13- 新北特校攜手天使居 用愛串起跨世代情誼傳遞
- 綜合新聞-05-13- 台北市114學年度私立國民小學5月20日新生入學登
- 綜合新聞-05-13- 從熱情到實踐 信念與選擇的旅程~諾貝爾獎與圖
- 綜合新聞-05-13- 113學年度第二學期國中技藝課程結訓典禮,成果
- 綜合新聞-05-13- 開平餐飲日間部成果餐宴與展會齊登場 多元展能
- 地方新聞-05-13- 基隆監獄藝術治療班33幅精美作品藝文成果展
- 地方新聞-05-13- 熱氣球首度移師台北花博公園開記者會 饒慶鈴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