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媒體素養教育 扎根基地學校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為培養師生思辨人與媒體的關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108學年度起推動「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111學年度更補助18所國中小作為基地學校,實施媒體素養校訂課程,各校以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施校訂課程、發展教材教案等方式,全力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向下扎根,透過教師共備規劃多元學習課程,讓學生辨識訊息真實性,了解正確運用社群媒體,避免網路詐騙及霸凌。
桃園市立南崁國中與台灣放伴教育協會合作組成跨領域媒體識讀教師社群,聘請專家入校長期陪伴教師社群共備開發課程。該校教師羅珮勻表示,學校已開發三年完整課程,七年級以了解資料的蒐集及篩選為主,八年級則以資訊的理解及思辨為中心,九年級則強調媒體運用,進行看見演算法的威力、破擊廣告話術、網紅怎麼紅等課程。
該校也舉辦各領域教師研習,提升教師媒體素養知能,帶領教師逐步開發媒體素養課程及教材教案。例如,結合表演藝術課程,以工作坊形式帶領學生探討「手機成癮」議題;共同製作舞台劇「G不可失」,更獲得111學年度桃園市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特優。
新北市北新國小教師與「北新閱讀理解」教師專業社群結合,從兒童繪本、國語日報「村長公民課專欄」、親子天下「媒體識讀專欄」、均一平台「科學媒體素養教材包」中,尋找適合二到六年級學童閱讀的媒體素養教育文本,主題包含假訊息辨識、手機沉溺、網路霸凌等議題。
同時為提升教師媒體素養教育的教學能力,學校成立「媒體素養」教師專業社群。教師張嘉倫說明,校內上學期進行「新聞素養」、「廣告素養」、「自媒體素養」等教師專題增能課程,透過體驗活動,模擬媒體產製的商業運作,例如:電視購物台的行銷手法、體驗演算法的猜謎遊戲等,提升媒體思辨及批判的教學知能。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自108學年度推動以來,透過教師研習、教材提供、教案設計3大面向,提供教師充足的教學資源。18所基地學校將以3年為期,將成功經驗推展至全國學校,以期培養學生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的能力,及學習如何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資訊及媒體的關係。
( 圖 / 南崁國中實施媒體素養教育課程 )
- 地方新聞-10-20- 2025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客家風格快閃活動 10/1
- 地方新聞-10-20- 世界統計日新北農業數據透明化 發布年報助農
- 地方新聞-10-20- 企業捐贈250萬消防設備 強化新北救災能量
- 地方新聞-10-20- 捷運三鶯線進度達95% 侯友宜視察拚年底完工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消防局6名教官赴東京研修 強化救災技術國際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攜手緯穎永續基金會 產官學研跨域合作復育
- 綜合新聞-10-20- 全國唯一高中創業挑戰賽決賽登場 虛擬募資實
- 綜合新聞-10-20- 2025台灣科普環島列車10周年 新北引領AI科普教育
- 綜合新聞-10-20- 國教署持續推動菸檳防制教育 強化電子煙與「喪
- 綜合新聞-10-20- 職業安全增能強化 守護校園人人有責

橫跨兩世紀花卉藝
2025年度旅展熱情吶
2025台北溫泉季10/
2025台北國際牛肉麵
臺北國際牛肉麵節
浴衣美人齊聚新北
萬寶週刊社長朱成志:投資資訊‧社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
立法委員王育敏:社會福利‧福國利
中華民國西藥代理商業同業公會榮譽
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劉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院長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