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娘惹粽 甜甜辣辣真開胃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報導)移民署台北市服務站日前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新住民彭朝萍,分享馬來西亞娘惹粽的特色,以及在台生活多年的奮鬥故事,活動現場也與學員們製作粽子造型的香包,一同驅邪避蟲慶端午。
端午節是華人傳統重要節日,除了划龍舟、立蛋、掛菖蒲艾草等活動之外,各式多樣化的粽子宛如一場美食嘉年華,台灣三大粽:北部粽、南部粽及鹼粽之外,來自馬來西亞、散發出芋頭香氣的娘惹粽(Nyonya Rice Dumpling),也受到不少愛嚐鮮朋友的青睞。
娘惹粽是一種流傳於馬來半島西海岸華人社區的粽子,在檳城、馬六甲、新加坡等以華人為主的城市都很常見。早期的娘惹將自身的飲食文化融入華人的飲食當中,因此在粽子內裹了豬肉、香菇、冬瓜糖,另外加上用各種香料如白胡椒或辣豆瓣醬及蝦米炒香的「閏巴(Rempah)」,最後放入一片香蘭葉(馬來人稱斑蘭葉)。
另外,娘惹粽所用的糯米在包裹前會使用蝶豆花(當地人稱為藍花)染藍,因此色澤帶藍成為娘惹粽外形上最大的特色。娘惹粽也有不包肉而包杏包菇的素粽,蒸出來的基本味道偏白胡椒的辣,甜甜辣辣的滋味及藍色夢幻般外型的粽子,在夏季裡吃起來格外開胃。
來到異國建立新家庭的彭朝萍來台35年,雖然個性內向、只有高中畢業,卻喜歡挑戰新事物,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及母語的傳承,考取了馬來語教師執照,並成為新住民語文老師。在教學語言的過程中,彭朝萍結合了當地文化及民情,透過民謠、飲食、傳統服飾等,帶著台灣的學子一起深入了解馬來西亞,推廣馬來西亞娘惹粽子與飲食文化,促進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更能為台灣社會增添多樣性。
彭朝萍還對縫紉有著濃厚的興趣,斜槓人生的她,不僅考取了美容丙級、女裝丙級及乙級執照,並成立自己的手工藝縫紉工作室「心藝術Handmade」,還與同鄉姊妹一起穿著自己製作的馬來西亞服裝Baju Kurung,推廣馬來西亞文化。
台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表示,隨著端午節的到來,家家戶戶開始始準備各種美食來慶祝佳節,呼籲大家勿從國外帶入豬肉製品,也請轉知國外親友勿寄送豬肉產品等動物檢疫物到台灣,如違規攜帶遭查獲,最高裁處100萬元罰鍰,讓我們一起防範非洲豬瘟入侵。


- 天機神算子-10-20- 今彩539 → 33、39
- 地方新聞-10-20- 北市都更審議案件量飆2倍、人力僅增3人 王欣儀
- 兩岸藝文-10-20- 《盛夏心動》23日全台正式上映讓你感受初戀的甜
- 綜合新聞-10-20- 2025成大跨與藝國際師生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表演
- 社會新聞-10-19- 台北市台南市同鄉會攜手家長教育團體 療癒講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