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健康台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 教育部頒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為實踐「健康台灣」之國政願景,教育部邀集國家教育研究院、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相關專家學者,已完成擘劃並於日前公布「幸福教育、健康台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教育部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14年至118年),以營造友善且幸福的校園環境,提升教職員與學生的情緒健康,重點涵蓋學習有關人際互動、同理關懷他人、道德責任等知識、技巧、態度、信念的教育過程。
教育部指出,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包括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社會覺察(social awareness)、人際關係技巧(relationship skills)、負責任的決定(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提出的願景與趨勢相符,有助實踐教育願景與人才培育的目標,亦可促進正向氛圍、同理心關懷、社會和諧及可持續的社會發展。
教育部強調,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與社會情緒學習兩者皆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著重學生的自主性與學習動能,學校教育將結合108課綱致力於幫助學生自我理解與認同,並培養溝通互動能力與同理心。本中長程計畫共有5個推動面向,包含:「研發與開展在地經驗」、「人才培力」、「學校文化與環境」、「跨系統連結」、「推廣傳播與國際連結」,將歸納國際間的社會情緒學習的理論方案,進而發展本土性內涵,涵養各級學校教職員的社會與情意知能,包含職前教師、教職員以及學校領導人等,辦理支持性團體、教學分享等活動。學校可結合學校願景、各領域課程、學校活動進行整全式規劃,連結社區教育、家庭教育、非營利組織等資源,共同建立教學實踐與學校推動的資源平台。
國家教育研究院未來將研發指引與教學工具,以利學校推動與教學實踐,並建立評估與回饋機制,檢視學校推動、方案實施、教師融入領域教學以及班級經營的實施成效。各級學校將辦理社會情緒學習活動與課程,將增益學生多元智能的展現,社會與情意技能的發展,學生能夠逐步具備自我認同、同理關懷他人、樂在學習、樂於挑戰不怕失敗。期待各界間相互理解與協作,跨單位溝通與連結,並整合相關資源積極推動,共同營造幸福友善學校文化與環境。
- 天機神算子-11-07- 今彩539 → 08、33
- 社會新聞-11-07- 普發金10%「支持寒士吃飽30」 小確幸延伸成大幸
- 企業報導-11-07- 《新華泰富風波延燒》 改革派主張企業轉型、導
- 兩岸藝文-11-06- 第十六屆大陸古籍藝術類圖書展 暨鄒韜奮先生誕
- 產業新聞-11-06- 守護森林生態 振興山村經濟 首波林下經濟產品驗
- 綜合新聞-11-06- AI世代科學接軌國際!板橋高中組成36人科學菁英
- 綜合新聞-11-06- 原鄉文化結合風險管理 24位教師深入泰雅族福山
- 綜合新聞-11-06- 成淵高中129周年校慶—「成淵寶貝,9是你了!」
- 綜合新聞-11-06- 「我想讓他們變得勇敢」 萬興小女孩捐髪傳遞
- 綜合新聞-11-06- 2025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獲獎名單揭曉

《新華泰富風波延
第十六屆大陸古籍
台灣首度主辦APSC
《學生週刊》攜手
社團法人臺灣一元
陳力瑜:愛要及時
冠軍建材研發處協理林仁雄:陶瓷工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莊蘭馨:
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三高
萬寶週刊社長朱成志:投資資訊‧社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
立法委員王育敏:社會福利‧福國利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