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綜合新聞 > 館校合作微型展示與編輯培育工作坊 聚焦館校合作經驗與實作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茱茱 時間:2025-09-16 人氣:

館校合作微型展示與編輯培育工作坊 聚焦館校合作經驗與實作

(台灣TB新聞網/記者楊茱茱)由國家教育研究院及國立成功大學公眾歷史與博物館研究室共同舉辦、文化部協辦的「館校合作微型展示與編輯培育工作坊」,於2025年9月13日及9月14日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台北院區十一樓大禮堂開設,為期兩日的活動吸引眾多學校教師及博物館專業人員熱情參與,共同交流學習。

林從一院長於開幕致詞中提到,面對近年來課程轉型,帶來更多跨領域課程的需求,希望透過本次工作坊為契機,促進文化領域與教育領域之間更多元交流與對話,讓博物館與教育機構能有更多共作的可能性。

圖 /館校合作微型展示與編輯培育工作坊
 
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連丁幼副司長說明,博物館與學校間關係相當緊密,無論課程研發或參訪體驗,已成為教師課程研發的重要資源及場所。文化部長期持續支持館校跨界交流,從入校課程研發,至微型展示與地方書寫工作坊,不斷深化「跨出博物館,前進校園」的合作模式,未來將持續鼓勵師生走進博物館並善用博物館資源,共同推廣教育與文化多元發展。

對於跨領域共作的嘗試,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謝仕淵副教授則表示,2023年起,公眾歷史與博物館研究室獲文化部補助,將研究室團隊發展的館校合作微型策展方法從台南推向更多地方,本次與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合作即是希望實踐當代博物館的社會功能,接軌教育現場,讓知識扎根在地。

工作坊共辦理兩場次,第一場工作坊聚焦於館校合作與微型策展方法學,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謝仕淵副教授、黃美惠企劃經理、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張惟中專案助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圖書資訊科葉鎮源科長、智慧博物館計畫劉穎穎專任助理及國立台南女子高級中學王晴薇地理科教師,介紹館校合作發展經驗、協作過程及課程設計,其中側重介紹微型展示箱的展示模式,及實務策展規劃,期望透過案例介紹與實務策展規劃,協助參與者瞭解館校合作的過程與方法。

圖 /林從一院長表示,希望透過本次工作坊為契機,促進文化領域與教育領域之間更多元交流與對話
 
第二場工作坊則聚焦於地方書寫與編輯,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公眾歷史與博物館研究室《誌村鑑》書系團隊,分享近年來探查馬祖橋仔、台南三寮灣與蘆竹溝、嘉義市民族里的在地書寫及書籍出版編輯經驗分享。此外,工作坊亦設計讓參與者進行排版、編輯企劃的實作課程,推廣採集地方知識與養成書寫能力的實務方法。

此次工作坊關注跨域合作、人權議題及地方知識書寫等面向的深度交流,為未來教育實踐提供了多元豐富的參考與啟發。

圖 /館校合作微型展示與編輯培育工作坊大合照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