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本走向牧場 學生參訪牧場了解乳牛飼養與鮮乳生產歷程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推動「生生喝鮮奶」政策,深化學生對健康飲食與食農教育的理解,特別規劃「學生一日酪農體驗」活動,帶領學童實地走訪酪農牧場,親眼見證鮮乳從乳牛養殖、榨乳、製程到通路上架的完整旅程。活動於10月舉行,由五所國小共158位親師生參與,透過觀察與實作體驗,了解酪農的辛勞與鮮乳的珍貴價值,進一步培養學生珍惜食材、尊重勞動的態度。
為提升學童健康與營養補給,臺北市政府自4月起推出「鮮奶週報–生生喝鮮奶」政策,更在9月全面升級為2.0版本,讓就讀或設籍本市2至12歲學齡兒童每週可享用一次鮮乳,同時採全年無休兌換制度,營養週週報到,教育局除重視營養補充外,更強調教育意涵,特別融入戶外教育3.0的理念,結合食農教育,讓學生從產地出發,理解「從牧場到餐桌」的生產流程,實踐健康取向與意義化學習,強化學童的環境與食農素養。
此次「學生一日酪農體驗」活動安排牧場導覽與乳牛生態觀察等學習環節,讓學生近距離了解乳牛的生活環境與飼養方式。在酪農人員的專業解說下,學生認識鮮乳從擠乳、檢驗到製程的過程。幸安國小陳學生表示:「今天到牧場讓我了解到牛的成長過程,導覽老師幫我們解說擠出來的鮮奶會被送到工廠進行檢驗、殺菌和包裝,每一瓶牛奶都要經過很多檢查,確保乾淨安全。看到這麼多步驟,我才知道我們每天喝的牛奶,是從許多人辛苦照顧和細心製作而來的。這次參觀讓我學到許多關於酪農的知識,也更懂得珍惜食物。以後喝牛奶時,我會想到那些努力照顧乳牛的叔叔阿姨,感謝他們讓我們能喝到新鮮又營養的牛奶。」,活動中也邀請教師與家長共同參與,透過師長與學生的協同學習,讓「生生喝鮮奶」政策不僅是健康推廣,更成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
台北市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食農教育與健康飲食相關課程,並評估結合牧場參訪等多元學習形式,讓更多師生從真實場域中學習,理解在地生產與永續消費的重要性。本局鼓勵各校於辦理戶外教育或校際交流活動時,可納入酪農參訪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實地觀察與學習中深化對食農教育的認識。藉由「生生喝鮮奶」政策的推動,期能建立孩子健康飲食的良好基礎,培養珍惜食材、關懷環境與尊重勞動的態度,為臺北市食農教育奠下永續的基石。

- 綜合新聞-10-16- 《我家的事》導演潘客印與校友黃珮琪回母校
- 綜合新聞-10-16- 從課本走向牧場 學生參訪牧場了解乳牛飼養與
- 綜合新聞-10-16- 玩轉台灣味,實踐國小邀濟州島師生逛市場
- 綜合新聞-10-16- 新北教務團隊啟動AI力 翻轉教育新樣貌
- 綜合新聞-10-16- 三重區厚德國小和平樓拆除暨新建工程啟動 1
- 綜合新聞-10-16- 還原Masa'opo 全國大專校院原住民族青年領袖培育
- 綜合新聞-10-16- 跨域、關懷與創新─2025新世代校長創新領導學術
- 地方新聞-10-16- 新北115年起全額補助農民職災保險 升級農漁民
- 兩岸藝文-10-16- 橫跨兩世紀花卉藝術鉅作齊聚史博館 克林姆、席
- 地方新聞-10-16- 新光T17 .T18突宣布動土典禮 議員籲市府該喊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