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農業局推動永續農業計畫 擴大生態給付與綠色照護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政府農業局11日於市政會議中,針對「三生永續」的概念進行報告,強調從生產、生活及生態層面推動永續農業的成果。市長侯友宜表示,農業局致力於拓展全通路協助農民生產,並通過綠色照護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維護山海生態平衡,期盼將新北市打造成永續農業城市。根據規劃,2026年新北市將與20家農會及8處農再社區合作,擴大推動綠色照顧服務,同時生態給付的覆蓋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至8個區域。
農業局表示,自2021年起,農業局依據中央的「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計畫」,針對保護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進行補助。根據規定,每公頃可獲得最高7萬元的「生態薪水」,以鼓勵農友參與生態保育。自計畫實施以來,農業局已經發放超過300萬元的生態薪水,並且參與的案件數量從2021年的40多件增長至今年的150件,增幅達7.7倍。此外,受理地區也從4區擴展至6區,顯示該計畫逐步獲得農民及民眾的積極支持。
在動物保護方面,據農業局統計,新北市動物救援案件逐年增加,2023年截至11月,動保處已處理1萬8658件救援事件。除了犬貓外,還包括鯨豚等海洋物種。為了提升海洋野生動物的救援效率,新北市成立了「海洋保育教育園區」,結合救援、醫療、收容及野放等功能。此外,漁業處亦積極復育海洋資源,並自2019年起,已經放流九孔52萬顆、花枝苗2萬5千尾及海水魚苗8萬尾,為維護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農業局積極與16家農會及6個農再社區合作,推動綠色照護計畫,從綠飲食、綠療育及綠陪伴三個方面照顧長者。為了讓長者能在舒適環境中享受農事活動,汐止區農會在今年整修了農會休閒中心,打造了新北市首座綠色照顧園區,並設置不彎腰的菜園區,方便長者進行種植。同時,紫東社區也提供綠照員服務,定期關懷長者健康,並且與當地苗圃合作,讓長者能參與社區農園活動,增進身心健康。
新北市農業局積極開發各類農產品品牌,其中萬金杜鵑品牌不僅成功吸引觀光人潮,也帶動了地方經濟。該品牌以春季花展為主題,透過攝影展覽、小旅行及聯名商品等方式延伸行銷,並屢次獲得國際獎項肯定。此外,農業局還輔導新北市農會推動「零接觸經濟」,藉由直播銷售模式,創造了超過2.2億的銷售商機。未來,新北市將進一步拓展農產品銷售通路,開創更廣闊的市場機會。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五月通車 串聯淡水八里打造北海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通車 新北規劃3公車快線串聯淡水八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三讀通過氣候變遷自治條例 邁向2050淨零目
- 地方新聞-10-17- 萬金石馬拉松邁向運動平權 新增女性與非二元
- 地方新聞-10-17- 臉書廣告誘騙投資 新北刑大破假投資詐團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