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預警系統上線 新北污水管網即時監控應變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水利局為因應極端氣候導致的短延時強降雨問題,將在全市35處污水下水道重要節點設置智慧液位計,透過即時監測與預警機制提升排水應變能力。這項總經費1800萬元的工程已於114年4月動工,預計7月底完工,屆時將可透過科技手段即時掌握污水管網水位變化,保護民眾安全與八里污水處理廠運作。
近年來極端氣候頻繁,強降雨常導致雨水瞬間混入污水系統,造成排水壓力劇增。新北市水利局指出,過去僅能依賴下游廠區液位計應變,反應時間較長。為解決此問題,此次將在 35 處關鍵節點安裝複合式液位計,結合雷達波與壓力感測技術,每分鐘自動回傳水位數據至雲端系統,並根據預設門檻發布預警推播。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這項設備猶如「水情偵察兵」,可即時推算污水流達時間,讓操作人員提前啟動「降低液位」與「提前紓流」機制,有效紓解管網負荷。
水利局統計,截至今年 4 月底,新北市污水用戶接管戶數已突破 124 萬戶,龐大的系統亟需精準管理。新設液位計將採雙重監測模式:平時以雷達波偵測水位,當水位超過設定值時自動切換為壓力式感測,確保數據準確性。系統還會依據不同管網特性設定多層級預警,例如獅子頭抽水站在液位計建置後,可進一步執行「提前紓流」,避免污水倒灌或溢流至社區。宋德仁強調,這項技術不僅能即時應變,未來累積的大數據還能優化操作策略,長期提升防災效能。
除了即時監測,水利局還規劃建置「智慧預警系統」,透過淡水河系污水管網的水理模式演算,分析系統負荷極限,並提供智慧化應變建議。這項計畫將整合上下游資訊,形成從監測、預警到處置的完整防災鏈,大幅強化對暴雨等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水利局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管網功能,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此次工程預計 7 月底完工後,新北市污水管網將邁入「即時感知、智慧決策」的新階段。水利局呼籲市民配合政府推動的防災措施,共同維護環境衛生與公共安全。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這項科技投資不僅是應急手段,更是打造韌性城市的重要基礎。
- 頭版新聞-09-17- 新北健康校園八連霸 全國唯一!
- 課程活動-09-17- 新北STEAM假日親子學院9月17日線上報名開跑
- 天機神算子-09-17- 今彩539 → 08、32
- 名人演講-09-17- 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劉俊人:肝臟健
- 地方新聞-09-16- 陽管處四十載耕耘守護自然 展現傳承與創新
- 產業新聞-09-16- 台北秋季加盟展登場 郭書瑤領軍連鎖品牌力挺台
- 地方新聞-09-16- 守護學童通學路 新北交安月推沉浸式教育向下
- 地方新聞-09-16- 新北秋季系列活動開跑 整合42項美食藝文體驗
- 地方新聞-09-16- 淡江大橋主體合龍115年通車 新北超前部署四大交
- 地方新聞-09-16- 基層員警陳情防彈衣尺寸不合 新北警局回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