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平大學與成功大學攜手打造靈性生態教育課程藍圖
(台灣TB新聞網/記者盧瑞容)26日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與成功大學合作的「靈性生態」課程舉辦階段性成果發表會,以「萬物之靈,設計之心~開啟靈性生態教育的未來藍圖」為主題,邀請學者專家、藝術家進行5場講座,結合靈性生態理念與未來大學課程規劃,希望在全球各地推動「靈性覺醒」,落實生命和平大學創辦人心道法師造福地球、生態永續的願景。
這項計畫自合作以來,雙方匯聚來自教育、設計、生態與靈性實踐領域的師資與研究者,致力於發展一套實用且具創意的教學地圖,為未來生命和平大學的學院架構、科系設置、課程模組及師資系統,勾勒出完整的教育藍圖。
歷時一年半跨領域研發、實地教學實驗,26日舉辦精彩的成果發表會,由一分鐘平安禪為活動揭開寧靜序幕,專業舞者盛婕帶來深具靈性呼喚特色的民族舞蹈開場表演,展示工作坊歷程中的設計創作與教學洞察,邀請多位重量級講者,展開跨文化與跨學門的教育對話,也為靈性生態教育打開全新視野。
發表會中,「靈性生態」課程規劃設計思考工作坊教育訓練計畫主持人辛致煒教授、及李孟學助理教授,分享如何透過工作坊的形式及設計思考的方法,將靈性生態思想融入未來課程中。還藉由日本學生學習回饋,實證課程規畫對教師教學創新與學生深度學習的正面助益。
計畫目標是為未來教育創新注入新活力,參與者系統性地探索課程架構,產出具有實踐價值的教學方案。這些成果有助於拓展教學內容的前瞻性,更將轉化為生命和平大學校務發展的重要基礎。
發表會亮點,東華大學榮譽教授童春發用受傷竹子自製的鼻笛,分享台灣原住民族聲音的神聖性;以「排灣族的生態觀與靈性文化」為題,闡釋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生命體系,及原住民普遍具有整體性的世界觀;邀請現場參與者以舞蹈的半圓形排列方式,強調「為每個生命預留空間」的智慧,發人深省,為心道法師理念做了最佳註腳。另,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退休教授明立國,則從大學通識教育的推動,解析靈性生態觀如何被建構。


- 地方新聞-06-27- 生命和平大學與成功大學攜手打造靈性生態教育
- 綜合新聞-06-27- 2025德國萊茵魯爾世大運國手名單公布 196名選手
- 天機神算子-06-27- 今彩539 → 23、39
- 綜合新聞-06-27- 酷課APP「這夏,我想這樣FUN」任務活動串聯5場館
- 綜合新聞-06-27- 新北表揚114年度品德教育與服務學習楷模 攜手見
- 地方新聞-06-26- 水保知識向下扎根 新北農業局校園宣導邊玩邊
- 地方新聞-06-26- 守護田間生態新北推「生態薪水」 鼓勵農民營
- 地方新聞-06-26- 林口水資回收中心擴建完成 日處理量倍增至 4.
- 地方新聞-06-26- 耶誕馬拉松接力賽升級 三人組隊跑新北報名限
- 地方新聞-06-26- 基隆雙層觀光巴士啟程讓旅人看見海港山城旅遊